圖一是公募基金的數據,圖二是私募基金的數據;大家可以看看,差別很大很大;其實根源還是因為炒作,和選股其實關系不大;公募因為炒作少,不能隨便操作,導致波動不大;私募沒有什么束縛,想怎么來就怎么來,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反而虧的多;這就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做的多很可能錯的多;尤其是弱市市場;這里的收益凈值可是按照滿倉算的,并不是那些什么平臺的博主一樣,1成倉或者是所有收益的算,或者是只算賺的不算虧的;
一: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風險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區別如下: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二:私募基金轉公募基金
考證,學習相關知識,應聘
三:私募基金轉公募基金條件
根據中國證監會審批進度,北京佑瑞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相關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
分析人士指出,私募轉公募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兩方面: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能引入更多的長線資金來投資,包括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等,能夠有更長的資金使用周期來實現投資收益,利于管理規模的提升。
又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
根據中國證監會審批進度,北京佑瑞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佑瑞持投資”)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相關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
此前,鵬揚、凱石、博道、朱雀均已從私募轉型成為公募。此外,知名私募重陽投資在提出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請后,又于2017年撤回申請。而佑瑞持投資為今年首家擬轉公的私募,同時也是年內第三家申請公募牌照的機構。
專注固收投資領域
根據中基協備案信息,佑瑞持投資成立于2010年,并于2014年4月登記成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管理規模區間在100億元以上。
高蕾是佑瑞持投資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從履歷上看,2004年8月至2007年9月,高蕾在泰達宏利基金任市場總監,后進入景順長城基金投資部任總經理助理,直至2010年10月離職,創辦佑瑞持投資。從出資人情況上看,高蕾的認繳比例為89%,朱洪靜、吳曉剛、錢濤認繳比例分別為9%、1%和1%。
投研理念方面,佑瑞持投資長期專注于固定收益投資領域。官網資料顯示,其注重投研和風控體系的系統化建設,投資策略涵蓋債券投資、權益投資、宏觀對沖、衍生品等,投資風格穩健。

除了佑瑞持投資,今年以來還有兩家機構已提交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今年2月18日,證監會接收了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材料。5月13日,蔣曉琴擬設立泉果基金的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接收。
近年來,私募機構轉型公募時有發生,出現“私轉公”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黃龍福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
“私轉公”生存現狀如何
其實,“私轉公”之路并不容易。
從門檻上看,根據《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專門從事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機構(下稱“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申請開展基金管理業務,除符合一般條件(最近3年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穩健;誠信合規;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等)外,還應當符合兩個條件:實繳資本或者實際繳付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3年證券資產管理規模年均不低于20億元。
目前,“私轉公”基金公司屈指可數。2016年6月,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被中國證監會核準成立,是全國首家“私轉公”基金公司;2017年3月,證監會正式核準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成為業內第一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私募系”公募;同年6月,博道基金被核準成立;2018年9月,百億私募朱雀投資“轉公”,中國證監會核準設立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那么,這些私募系公募發展現狀如何?
從規模上看,成立最早的鵬揚基金規模也最大。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8月25日,鵬揚基金的管理規模為827.77億元,基金數量有102只(子份額分開計算)。
朱雀基金的管理規模次之,截至6月30日,管理規模為290.4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為196.03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為83.24億元。接著,博道基金的管理規模為196.22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為158.97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為37.25億元。凱石基金的管理規模為10.31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為9.69億元。
私募轉型公募會面臨怎樣的挑戰?
“基金業績為王,轉公募后,管理人如果業績做不起來,不能獲得市場認可,也會面臨被動的局面,公募基金在公司基礎設施和人員配置、投研體系搭建等方面比私募要健全,會導致運營成本會增加。”黃龍福城說道。
四: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
公募基金是指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私募基金是相對于公募基金而言的,它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和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一般以投資意向書(非公開的招股說明書)等形式募集資金。
五: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特點
1、投資靈活:投資品種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充分發揮管理人的投資才能。2、良好的激勵機制:因為陽光私募基金的利潤來源主要是業績預期年化收益的分配,而不是管理費,給客戶創造盈利越多,他們的收入越多,激勵了了基金管理者。3、決策優勢:不同與公募決策需要一整套程序,私募能快速決策,容易抓住轉瞬即逝的投資機會。決策反映速度快。4、絕對預期年化收益:不同于公募基金還要考慮每季度、半年以及年終的排名,私募追求的是絕對預期年化收益。這對管理人要求更多的是預期年化收益要求,也是管理人能力的體現。5、規模優勢:私募基金比起公募百億的巨無霸來說資金規模較小,有利于資金的進出,建倉成本要低很多。有利于投資策略的快速調整。私募可以去私募排排網了解。私募基金是相對于公募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得到法律認可的只有公募基金,市場的需要遠遠得不到滿足。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