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期貨開戶 | 你的交易手續費貴了多少?

    90%交易者的手續費都被加收超1倍,一起看看最新的交易所手續費一覽表吧!

    纏中說禪,李彪本尊。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已故傳奇(周期)纏論鼻祖:李彪

    纏中說禪特點介紹:

    當事人:“纏中說禪”博客主李彪因患鼻咽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39歲。

    李彪介紹:

    李彪也就是被大家尊稱的禪師。

    他最早以“喜歡數學的女孩”ID在天邊論壇發表觀點且語言刺激潑辣,其后以“纏中說禪”在新浪網開播,語言稍有收斂,但其才華橫溢顯露無疑。

    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至2008年發表網絡作品約1848篇,觸及宗教文化、詩詞歌賦、文史哲學、時政經濟、音樂藝術、數理科技等各領域。

    他的主要成就是《教你炒股票》系列,引起眾多散戶粉絲們瘋狂追捧。其也被被眾多散戶粉絲們尊稱為禪師、禪主等。至于本人是男是女網絡至今還存在肯定的爭論,他本人則是以女性角度發表網絡作品。

    纏中說禪就是木子介紹:

    其一,纏中說禪就是木子。纏中說禪表達過自己要辦一個刊物。不久,青島木子創業投資公司參與創辦了《基金分析》和《新財經》。

    而李彪正是青島木子創業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基金分析》推出后,高級顧問木子常在“木子視點”中寫專欄文章。

    這些文章,全部來源于博客纏中說禪。只是因為刊登在雜志上,有個別地方文字做了些修改。

    其二,2008年“禪主”表露了自己患鼻咽癌,為了明白“禪師”的實在身份,纏迷們繼承張開調查。 直到《基金分析》發了悼文,終于揭開謎底,原來纏中說禪就是木子李彪。

    他的《教你炒股票》系列反響最大,也在股市勝利猜測了2007年的牛市及高點6124點,雖然他本人很反對猜測。

    豆豆編著一書《遙遠的救世主》及拍攝成電視劇王志文主演的《天道》,故事男主角幫王廟村和樂圣打官司解決辦法就是殺富濟貧,實際上是他在深錦興(億安科技)的一些實在經歷。

    那么,為啥說他是游資鼻祖的代表呢?

    因為他利用自己發明的跌停板洗盤法,勝利的把億安科技這只股票推到百元之上,成為當時首只百元股票。當然,其后也是首只跌幅達到百元的股票。

    李彪代表做盤項目:

    讓我們往返顧一下億安科技操盤過程:

    我們可以倒過來看1998年大概10月份,億安科技的走勢始終在橫盤。期間的震蕩高低起伏,伴伴著時不時的假突破讓很多技術派追高被套。

    據禪師在博客中寫到:“首先,在一個大的壓力位上頂著,接了所有的解套盤……然后在那位置上不斷地假突破……而不斷的假突破,就讓所有技術派的人把籌碼交出來了。

    這時分,把賬上所有的錢基本都打光了……當時,有一種透支是需要當天平倉的,用剩下的錢,借了該種透支。

    然后那天瘋狂地買,早上就把所有的錢加透支全買完了。下午,需要平倉了。

    不斷交涉是否可以不平,結果是不可以。很痛苦狀地開始平倉,瀑布一樣,價格下來了,早上買的,虧損著全砸了出去,結束一天悲慘的交易。

    價格也砸穿前面始終堅持的平臺,收盤后,有人被套被人追債的傳聞立刻處處流傳。

    第二天,所有的老鼠倉,所有明白消息的都蜂擁而出,然后是第三天,也是這樣。”禪師敘說的其實就是億安科技1998年12月16日的慘烈狀況。

    1998年12月16日,市場忽然傳聞億安科技的莊家因透支適度,被強行平倉。當日股價跌了4.88%,第二天跌7.56%,第三天跌停。

    極度慘烈的放量暴跌,讓所有人都相信傳聞是真的,莊家真的因資金鏈斷裂被強行平倉。幾乎所有的股都后悔沒有跑,但是股價封住跌停板不給逃走的機會。

    只要看盤,無人幸免,都想奪路出逃。

    第四天依然大幅低開,但是打開跌停大家爭相出逃。如此巨大的拋盤,股價居然不跌了,這被大家理解成莊家為了出貨在護盤。

    這時分,在N個別處的遙遠的地方,所有的拋盤都被吸到一個無名的口袋里,所有出逃的人都在慶幸,因為第四天依然大幅度低開。忽然強力的買盤猶如地底噴薄的熔巖,任何掛出的籌碼都被席卷一空。

    任何人都沒反應時,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買入的機會了,第二天,依然如此一開盤,就飛快讓任何人失去買入的機會,而前面來不及逃走的,卻依然拋著。”連連破位下跌。被市場人士普遍理解成莊家出貨末期的手法。

    總結一下個人學習纏論之后的心得:

    纏論是看股市走勢結構的基礎,并且纏論對于級別以及小轉大的思維方式,是顛覆了我的之前的認知,走勢必完美。另外纏論有缺點的低位就是他的放棄,或者說纏師沒有來急講,就離開了我們,十分的遺憾。

    重溫經典

    我與《纏中說禪》博主李彪的三次對話(1)

    在這個還值得紀念的日子里,我寫點兒什么好呢?一想到我開博的部分原因,是受了李彪的《纏中說禪》的啟發,另外,我和李彪見過三次面,他教了我許多東西,使我受益匪淺,所以,我想在這篇博文里回憶一下我和《纏中說禪》博主李彪的三次對話,這既是回顧歷史,也算是我對于李彪的一個紀念吧。由于李彪是一個敏感人物,而我和他談論的也是一個敏感話題,所以,也許我這篇博文會引發某些爭議,但我要聲明一點,我所敘述的這些往事都已經成為歷史,且這些歷史也已經有了公開的結論。我們應以尋常心對待之。

    記得在1998年底的時分,我當時在一個機構做操盤手,我獨立負責一個項目運作,但手頭資金不夠,需要尋覓合作者。那時分,許多的民間機構都想獨立運作項目,無奈當時的資金力量和社會資源都很不夠,于是,不同的機構之間相互合作的情景很常見,這也算是優勢互補。經朋友介紹,我熟悉了李彪。記得見面的地點是在北京的凱賓斯基飯店咖啡廳。那天,他們來了兩個人,一個是戴著眼鏡,長著國字臉,面目和善;另一個長得眉清目秀,但顯得很清高。朋友介紹說,那個戴眼鏡的叫李彪,另一個叫湯凡。

    我之前并沒有聽說過他們。通過簡樸的寒暄,我發現他們在這個圈子熟悉許多人,因為我隨意講出的某些我認識的較有實力的機構和大戶,他們也都有所接觸。很快,我們就直入主題。他們說,他們手頭有幾個億資金,正在找好項目。那天,他們問了我許多有關項目的問題,比如,題材、題材保證金、雙方合作模式等等。那天,湯凡是主談,而李彪說話較少。

    在當時,那天的見面對我來說是很尋常的事,因為為了尋覓項目合作方,我在之前和之后見過不少的機構和大戶,所以,并沒有將他們倆特殊看待。但后來,我才明白,這兩個人在股市上卻并不簡樸,做出了好幾件震動市場的大事情。由于種種原因,我最終沒有與他們合作。

    工夫一晃就到了2000年1月初。那時,正值網絡科技概念流行,強莊股如日中天。而我運作的項目出了一個岔子,有一個合作同伴因特別原因,必須從股市撤走近億元資金。由于工夫很緊迫,要是不能夠快速找到接盤,那么,后果不可思議。于是,我又開始了找資金之旅。

    有個“資金販子”朋友人脈廣泛,他說有一個人是億安科技的操盤手,應當有方法,于是就將其引見了過來。億安科技是當時股市的大牛股之一,股價從4元多漲到了當時的40多元,漲幅超過10倍(后來又漲到了126元,這是后話)。對于這個大牛股的操盤手,我還真想見見呢。我一見到那人時,感覺眼熟,很快就想起來了,他就是李彪。經我提醒,李彪也想起我來了。怎么說也算是舊交吧,于是,這次我和李彪就聊得深刻多了。

    話題當然是從億安科技開始。李彪先給我大致介紹了一下他做億安科技的情景。他說,這個項目是億安科技的老總羅成委托他們幾個做的(后來,在證監會處理億安科技的文件中,提到了億安科技操盤手李彪、湯凡等人的名字),他負責該股的吸貨和第一波拉升,現在他的工作實現了,就將操盤工作交給了別人,但天天盤面的事情他還很清晰。

    說到吸貨,李彪說勝利的要害就是保密。為此,他可沒少費腦筋。他說,在這個圈子里人熟悉他的許多,只要他在哪個營業部一呆,他的賬戶就會被營業部老總監控。為了躲避監控,他只好挑選一些地域偏遠、他從沒有去過的營業部分散開戶。在開戶后,為了疑惑營業部的人,他先滿倉買進別的股票,然后再清倉賣出這些股票,這樣倒來倒去好幾次,營業部的人看他似乎不太會做股票,也就不再關注他了,隨后,在他將賬戶全倉買入億安科技后,也沒有人管他。一旦吸貨實現,他就進行轉托管。通過這樣的手段,就避免了讓別人盯上。

    當然,即使這樣做,也難逃“老鼠倉”的威脅。“老鼠倉”不是來自別處,也不是來自他泄露了什么信息,而正是來自于億安科技的高管層。億安科技的老總羅成委托李彪做盤,羅成的心腹們,那些核心高管層不可能不明白。而且,羅成也默許高管層從中獲利。于是,在李彪剛起莊的時分,這些高管層及其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同步開始了吸貨,希望能夠通過貼莊賺大錢。對于這些“老鼠倉”,高管層掩耳盜鈴,以為李彪不明白,但李彪是什么人,他當然十分清晰。但李彪不能夠容忍這些“老鼠倉”的存在。因為根據李彪與羅成的協議,李彪做盤的報酬,來自于這個項目的最終盈利,這個盈利可以用現金方式結算,也可以用瓜分億安科技底倉的方式來體現。很顯然,李彪的底倉吃得越多,盈利才會越大。要是底倉都被那些“老鼠倉”占了,那李彪還能賺什么錢?

    在實現了外面浮籌的吸貨后,李彪就開始了對于“老鼠倉”的獵殺。但要趕出這些“老鼠倉”絕非易事。一般來說,震出老鼠倉的決定性手段,就是由上市公司發布重大利空,但這個手段李彪根本不可能運用,因為對于公司的內幕信息,那些建老鼠倉的高管們以至比李彪還要清晰。且不說那時分億安科技根本就沒有什么重大利空,即使億安科技有什么重大利空,最多也是李彪和那些高管們同時知情,李彪不可能在瞞著那些高管們的情景下,將這些重大利空作為針對高管們的震倉手段。所以,李彪與這些高管們的博弈層面決不在內幕信息層面,他要想出更好的方法。

    李彪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正是他的“東家”,這真是十分奇異的一幕。那么,他有什么法子打敗他的“東家”呢?李彪跟我說,他深知那些高管們的心理:一是不懂股票,卻不懂裝懂;二是都很貪婪,不愿意吃虧,哪怕是小虧;三是自以為能夠控制局面。所以,要對付他們,就必須打出搭配拳才行,他想出了絕妙的計策。這一天,他到了羅成的辦公室,故意當著幾個副總的面嚷嚷,說億安科技的盤子很不干凈,要徹底洗盤,否則不能做了。羅成他們當然裝傻,問李彪要怎么辦,李彪說要把股價狠狠往下砸30%以上,且要將股價放在底下“涼”半年,將老鼠倉徹底逼走。李彪明白,羅成他們對于李彪的說法開始可能并不相信,因為這些人不懂股票,你不可能一兩句話就把他們嚇跑。但是,假若億安科技的股價真的向下破位,那么,這些高管們是會害怕的,因為,他們這時分就會把李彪原先說的那個嚇人的話當真,會想當然地認為該股股價就是要跌30%。與其被套30%,還不如先跑掉,以后待股價更低一些或者即將拉升前再買入,豈不更好嗎?其后幾天,李彪就真的在盤面上將億安科技的股價做出了向下破位的形態。李彪的手段確實十分高明:一方面是在高管層散步虛假信息,二是在股價上做騙線,經他這一通類似反間計、煙幕彈般的折騰,那些高管們的老鼠倉就真的開始了恐慌出逃。而李彪呢,則用了一些秘密賬戶,將這些老鼠倉悉數收入囊中。

    關于這一段,李彪在《纏中說禪》中《教你炒股票87:逗莊家玩的一些雜史4》中有這樣出色的敘述:

    “這例子,還沒動手,老鼠倉就搶起來了。因此,后面的使命非常艱巨,首先要搶到充足的東西,其次還有成本不能太高,第三還要把老鼠倉洗出來,最后,這工夫還不能太長。這怎么看都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使命。

    首先,在一個大的壓力位上頂著,接了所有的解套盤。老鼠倉是不會接解套盤的,別的小玩意就更不會了。然后在那位置上不斷地假突破。一般在強壓力位上,一般人不會拼命給你沖關的,而不斷的假突破,就讓所有技術派的人把籌碼交出來了。但這時分,買到的,是最高的成本,除了歷史上的高位套牢,所有人的成本都要比這低。

    這時分,把帳上所有的錢基本都打光了,還有一部分。當時,有一種透支是需要當天平倉的,用剩下的錢,借了該種透支。然后那天瘋狂地買,早上就把所有的錢加透支全買完了,因為前面N次的假突破,突破后根本沒人管,需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下午,需要平倉了。不斷交涉是否可以不平,結果是不可以。很痛苦狀地開始平倉行動,瀑布一樣,價格下來了,早上買的,虧損著全砸了出去,結束一天悲慘的交易。價格也砸穿前面始終堅持的平臺,收盤后,有人被套被人追債的傳聞立刻處處流傳。

    第二天,所有的老鼠倉,所有明白消息的都蜂擁而出,然后是第三天,也是這樣。

    這時分,在N個別處的遙遠的地方,所有的拋盤都被吸到一個無名的口袋里,所有出逃的人都在慶幸,因為第四天依然大幅度低開。”

    經過徹底的洗盤,李彪告訴我,最終億安科技的控盤率達到了95%以上!

    當然,經過這么一役,高管層的老鼠倉是被洗出來了,但李彪清晰,若事情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他會惹麻煩的。因為,一旦日后億安科技的股價拉起來了,而這些高管們徹底踏空,那么,這些高管們一定會怨恨李彪。李彪說,他是一個愿意將事情做得干干凈凈,表面上沒有什么毛病的人。于是,他又施一計。在億安科技股價即將大幅拉高前(這個操作計劃只有李彪自己明白),他假裝給億安科技高管們“送人情”。他到了羅成的辦公室,當著羅成的幾個心腹,在談了一番題外話,而見面快要結束的時分,他忽然自言自語般地嘟囔道:“要買趕快買呀,過這村沒那店了呀。”我問李彪:“這些高管們買了嗎?”他笑著說:“他們可能以為我是在開玩笑,另外,他們都被震倉暫時嚇破膽了,哪里敢立刻買呀。再說,籌碼都在我的手里了,他們要買也買不到什么了。我這樣和他們說,就是向他們表明,我在拉升股價前可沒有忘記通知他們,他們買不買就再和我無關了。”

    常言道:“功夫在身外。”坐莊,本來是憑借資金實力定勝敗的,但我第一次看到李彪不是使用資金力量,而是應專心理戰來操控局面,真的使我大開眼界。但他大打心理戰的故事到此并未完結,出色還在繼承┄┄

    我與《纏中說禪》博主李彪的三次對話(2)

    我問李彪,現在億安科技做到什么程度了,是想繼承拉高,還是想出貨了。他說,已經開始出貨了。于是,我們就談到了出貨的技巧問題。

    纏中說禪,李彪本尊。

    雖然莊家時期離我們已經遠去了,但許多投資者至今還并不清晰莊家的運作模式,而許多沒有做過莊以至連莊家都沒有見過的股評家們,往往憑自己的想象,就寫了許多的諸如“破解莊家”、“與莊共舞”、“戰勝莊家”之類的文章或書籍,對股民們誤導頗深。比如,許多人都說莊家的出貨手法是拉高出貨,但這個“拉高出貨”到底是怎么回事,卻沒有多少人明白。大多數人理解的“拉高出貨”,是莊家在將股價拉高到位后,再從股價高位開始向下砸盤出貨,此所謂“砸盤出貨法”。這種說法好像有理有據,邏輯性也很強,但卻與現實相去甚遠,絕大多數莊家在出貨時,都不是用這個“砸盤出貨法”。

    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幾乎所有投資者都有追漲殺跌的心理,在股價上漲時愿意買進,而在股價下跌時不敢買入,以至會賣出。“砸盤出貨法”的最大問題,就是在莊家開始出貨時,莊家不會再拉高股價,如此,股價形態就會立即變壞,比如,股價會做頭、平臺會破位,等等,而股價形態一變壞,外面的買盤就會驟然變少,而外面的賣盤卻洶涌而至,在買賣盤失衡的情景下,莊家要硬來砸盤出貨,就會引發多殺多的局面,那么,莊家的貨往往沒有出多少,股票就會連續大跌。若莊家硬要采用這個“砸盤出貨法”,并不是說莊家不能夠出貨,而是說莊家會在出貨時要付出極大的價格下降的代價,很可能是莊家在出完貨后,股價已經砸到了其成本價附近以至會跌破其成本價,莊家將白忙活一場。

    所以,絕大多數莊家都是采取“邊拉邊出法”,即,一邊拉高股價,一邊緩緩派發,待股價拉到最高點時,莊家手里的貨已經出了大半,盈余的籌碼莊家就可采用“砸盤出貨法”出貨了。“邊拉邊出法”的長處,是莊家可以較高的平均出貨價格將貨出完,莊家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潤。

    在見到李彪之前,我對于“邊拉邊出法”已經相稱認識,但要將“邊拉邊出法”使用得當,獲得很好的實戰效果,卻并非易事。根據我的經驗,在應用“邊拉邊出法”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是拉高出貨的效果問題。典型的拉高方式包括急速拉高、緩慢拉高、平臺式拉高、大漲小回式拉高等,那么,到底何種拉高方式的出貨效果最好呢?

    二是大買盤的問題。在拉高出貨的過程中,有時分會在某一天或者某一段工夫發現盤中出現大買盤。所謂大買盤,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在底下墊著好幾層大買單,你總砸他總有,多的時分往往一天內可以接走幾百萬股;其二是向上的攻擊盤,往往總有十幾萬股或者幾十萬股的向上掃盤,你總壓他總掃,多的時分也是一天內可以掃走幾百萬股。這些大買單,不是基金的,就是某些機構或者大戶的。我始終沒有弄清晰,在拉高出貨時,該怎樣對待這些大買盤,是他們要多少我就給多少呢?還是只給他們一部分?抑或根本不給?我看到許多坐莊的朋友,在碰到大買盤時,往往會不給,他們的理由是,這些大買盤一旦買成股票,就會變成對手盤,成為明天的砸盤籌碼,會破壞盤面的。他們說的到底對不對呢?

    針對我提出的以上問題,李彪談了他的看法,我現在總結如下:

    第一,關于拉高出貨的效果問題。李彪說,莊家要出貨,特殊是要出主倉的貨,除了采用“邊拉邊出法”,幾乎沒有別的好辦法。他說:“在拉高時,肯定要將K線形態做得十分簡潔,富有規律性。一般來說,平臺式拉高的規律性最強,也是我較喜歡的拉高方式。我一般采用小平臺型拉高方式,在將股價拉高一段后,做一個小平臺進行整理,特殊要注重在小平臺上保持股價不跌,然后再拉高一段,再做小平臺,如此反復。”他說,在前一兩波拉高時,買盤會很遲疑,但一旦股民們看到你做的股票很有規律性,買盤就不會害怕了,特殊是當股價每次突破小平臺后,買盤就會越來越多,莊家可以趁機邊拉邊出。而每次在小平臺盤整時保持不跌很重要,既不會嚇走買盤,也不會引發大賣盤,外面的買賣盤有可以達到自我平衡,莊家根本不用再吃進貨。許多不太會玩的莊家,可以做到在拉高時出貨,但一旦開始做平臺了,就又要靠不斷吃貨才能夠維持住這個平臺,折騰半天,好不輕易出的那些貨又吃回來了。問題出在哪里?問題就出在他們的平臺沒有做好——或者是平臺不平,股價耷拉下來了;或者是平臺太長,搞得一點人氣都沒有了,莊家只好自娛自樂了。

    李彪說,在拉高出貨時,天天盤面的分時圖上,也要做出很有規律的圖形,基本原則是分時線要保持干凈、整齊,不要污七八糟。總之,拉高時不要用那些“古靈精怪”的手段。李彪很愛用“古靈精怪”這個詞,這好像成了他的口頭禪。后來,我在他的《纏中說禪》看到他的“走勢趨完美”的論述,想必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吧。

    李彪說他做股票時,只設定一個初始出貨價格,至于在出貨過程中,股價會拉高到哪里,他也不明白,這要看當時出貨的情景而定。他曾經做過一只股票,邊拉邊出,待到股價拉到最高點時,忽然發現手里已經沒有貨了,結果呢,在他離場后,該股竟然還自己上漲了一段。他說,這就是做盤做得好的效果,讓人看不出來莊家跑了,股價趨勢還保持得很完美,其上漲的慣性還很強盛。

    第二,關于大買盤的問題。李彪的態度十分果斷,他說:“見到大買盤肯定要給!這些大買盤毫無規律性,有時分忽然就來了,但更多的時分是蹤影難覓。你若不給,很可能在許多天都找不到買盤。”至于說那些大買盤會否成為對手盤的問題,李彪不以為然,他說,莊家的貨總要給出去的吧,給出去的貨都有可能成為對手盤,莊家要是怕對手盤,那莊家就不要出貨了吧。他說的不無道理。

    話說到這里,李彪對我說,出貨的問題并非只是簡樸的盤面操作問題,要是盤面問題就能解決所有出貨問題,那豈不是所有莊家都會勝利嗎?現實上,有許多莊家在出貨環節上是失利的。為什么有的莊家出貨十分順利,而有的莊家卻很難把貨倒掉呢?李彪說:“許多莊家沒有細心體會整個坐莊的流程。在吸貨時要保密,這不錯,許多莊家能夠做到,但在出貨時呢?應當做什么?大部分莊家并不清晰。他們往往都是悶頭操盤,從盤面上下功夫,造騙線,但效果并不佳。其實,出貨的要害就是要吸引買盤進場接莊家的貨,而吸引買盤有許多辦法,盤面操縱只是其中之一罷了。”我問他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他說:“在出貨時,肯定要宣!要滿世界宣。要逢人就說你的股票將炒到什么價位。另外,要拿出所有能夠拿得到的大利好,不管是真的假的,大利好能夠套住大機構。還有,就是要不斷地進行股票抵押融資,讓人看到你確實擁有巨額拉升資金,實力非凡。實際上,在出貨時根本不用動用拉升資金,動動嘴巴就可以了。”

    他的話真實讓我震撼。我之前確實對于這種用“嘴巴宣出貨法”聞所未聞。

    后來我將他的這個辦法介紹給了我的一個朋友,他當時正因拉升資金不足,為無法拉高股價,無法出貨而發愁呢。在深入領會李彪的這個“嘴巴宣出貨法”后,我的朋友豁然開悟,他先是讓上市公司給了一個大利好(與某某聞名大學簽署了網絡科技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只花了100萬元的代價),在有這個利好后,他拿著協議勝利地找了幾只基金鎖倉。由于基金鎖倉,使得他操作的股票成為了一只網絡科技名人股,帶來了許多買盤。另外,基金鎖倉又讓他騰出了上億元的拉升資金,外面的買盤加上新增的拉升資金,我的朋友很快就將股價拉了起來,終于解了一個困局。僅僅是思路的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將一個原本的死局變成了滿盤的活棋,若不用“嘴巴宣”,我相信的那位朋友一定還會為著怎樣才能融到上億元的拉升資金而對著盤面一籌莫展呢。

    我與《纏中說禪》博主李彪的三次對話(3)

    在談到出貨的題材時,李彪說:“從以往的情景看,配合坐莊的題材無非是兩類:一類是概念型題材,如現在的網絡科技概念;另一類就是價格幻覺題材,比如高送股、高配股題材。對于出貨來說,價格幻覺題材應當更重要一些。”

    確實如此,在當時的莊家時期,凡是歷史上出現過的一些大牛股,均是連續高送股、連續填滿權的股票。但是,當這個價格幻覺游戲玩的久了,股民們還會永遠上當嗎?

    對于這個問題,李彪也有同感,他說,當一種游戲玩的久了,大家就都明白其中的秘訣了,就會玩爛了,要再利用這個游戲騙別人的錢就難了。“所以”,他說:“莊家要勝利,也要不斷創新,創造一些新玩法。新玩法別人沒見過,就輕易讓人入局。”

    我說:“自這幾年興起坐莊以來,所有的玩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還有什么新玩法能夠讓股民們感到新鮮呢?”

    這時分,李彪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和我說:“對了,我和你說一只票,這只票我們正在做,就是一種即將絕種的新玩法。”。

    我問:“哦,還有這樣的事情?是什么股票?”

    “深賽格”,他說。

    我略一深思,道:“這只股票我似乎有點印象,它不是要高比例配股嗎?”

    他說:“對。這個高比例配股就是一種新玩法。你還記得去年8月中關村連續三個跌停板的事吧?”

    我當然明白這個事情。中關村是借殼瓊民源上市的,在上市前,就向全體流通股東按照10配10配股。由于深滬交易所計算除權公式不同,當法人股股東放棄配股時,在計算配股除權價格時,深市股票就會出現配股除權價升水的奇異一幕。而這個配股除權價升水現象在中關村這只股票上被演繹到了極致。1999年8月中關村增發新股后,除權價按上交所公式計算為19.79元,這也是實在的除權價格,但用深交所公式計算則為26.02元,要比實在的除權價格高出31%(筆者注:深市除權參考價計算公式為: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原總股本+配股價×配股比例)/(原總股本+增發新股),滬市除權參考價=(股價+配股比例×配股價)/(1+配股比例))。深交所認為他們的除權價計算公式比較客觀合理地反映了配股后的股價實際稀釋情景,而上交所則是按國際慣例以市價總值相等的原理制定公式,以流通股的配股比例為基準。但從實際情景來看,深交所的配股除權價格是虛高的。正因為中關村的配股除權價格較實在除權價格虛高30%,就使該股在除權后,原有持股者就憑空多賺了30%,原有持股者當然愿意在第一工夫賣出這個股票,哪怕是在第一個跌停板賣出,也比原先的持股價高出20%,這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都愿意沾呀。但市場的其它投資者也并不傻,人人都明白中關村的除權價格虛高了30%,沒有人愿意在中關村除權后,給原有持股者高位接盤,于是,該股就出現了在配股除權后連續三個無量跌停板的現象。在跌完這三個跌停板后,中關村的股價才與實在的配股除權價格接軌,到第三個跌停板時,其它投資者才蜂擁進場。

    李彪說:“自從深交所推出這個配股除權計算公式后,我們就發現了其中可利用的機會。我們給深賽格量身定做了這個配股方案。按照現在的方案,假若我們將深賽格的股價從現在的20元拉高到35元除權,那么,深賽格的實在除權價應當在22.5元左右,但按照深交所計算出的除權價格卻應當在32元左右,要高出40%多。”

    我的疑問是,即使深賽格的配股除權價格虛高,但投資者也都明白這一點,在深賽格除權后,該股股價一定會跌到其實在的除權價格的。也就是說,即使該股在除權后以32元開盤,股價也會如中關村一樣,連續幾個無量“一字跌停板”跌到23元左右,李彪怎樣利用這個配股除權價格計算的差異獲得溢價收益呢?

    對于我的問題,李彪莞爾一笑,道:“看來你還沒有真正知道中關村那三個跌停板的涵義。中關村在第三個跌停板時的價格,是否就相稱于除權前的價格?”

    “是的。中關村在跌到第三個跌停板時,等于沒漲沒跌。”

    “中關村在跌到第三個跌停板時,是否打開了跌停板?”

    “是的”。

    “為什么中關村在第三個跌停板時,能夠打開跌停板?”

    “因為在牛市中,任何股票逆市出現三個跌停板,大家都會認為股價跌低了,該短線抄底了,于是跌停板就會被打開。”

    李彪說:“這就是問題的要害。假如一只股票在連續暴跌三個無量“一字跌停板”后,鐵定能夠放巨量打開跌停板,那么,莊家就可以利用這個連續跌停板模式出貨。”

    我還是有點不知道的問:“即使深賽格能夠在連續三個無量“一字跌停板”后,放巨量打開跌停板,對于你們來說,深賽格的股價也只是回到了除權前的價格,該股的股價并沒有任何填權,沒有任何溢價,你們的溢價收益體現在哪里呢?”

    李彪說:“這是一個看似很簡樸,但卻不輕易深入體會的問題。我們的收益就體現在除權前大幅拉升的那一段。你看看,現在深賽格的股價是20元,我假如從現在20元開始拉高出貨,將股價最高拉到到35元,按照常理,我的平均出貨價格是多少?”

    我說:“應當不高于30元。折中算的話,大致會在26~28元。”

    李彪說:“好,就按你說的。但不管你怎么算,平均出貨價格再高也不會高到35元吧?”

    我說:“那是當然。35元是股價最高價,誰有本事在股價的最高點將貨全部出光呀。誰也做不到!”

    李彪說:“我能做到。”

    看著我滿臉的迷惑,李彪說:“假如在股價35元除權,按照深交所計算出的除權價格會虛高40%,那就相稱于股價復權后的價格將達到近50元。在除權后,股價從50元連續三個跌停板,就又跌回了35元(筆者注:從除權后的價格看,是從約32元跌到約23元)。而這個價格,是股票的第三個跌停板,在牛市時,這第三個跌停板┄┄”

    “一定會打開!”我搶著說道。我忽然知道了,道:“這相稱于你在35元將股票賣出了,只要今后幾個交易日能夠繼承在這個價格附近放量成交,那么,你的主倉以至所有倉位就很會以35元的最高價全部出光!”

    李彪說:“正是這樣。所以,深賽格這個10配8題材,要比10送10還好,這才是真正的價格幻覺,正確地說,這應當算是價格錯覺,一連錯了兩次:先是在除權價格上出現了一次錯覺,然后是在連續三個跌停板后又出現一次錯覺。這個錯覺就像是一個開著口的陷阱,雖然人人都能觀察,但卻無法逃脫被陷進去的命運,這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我說:“這也許就是你所說的創新游戲的魅惑吧。”

    李彪說:“只能這樣解釋。我估計這種游戲不可能長久,也許深賽格就是終結者。”

    這次談話工夫很長,在臨走的時分,李彪還不忘告訴我,他們很快就要拉升深賽格了,我可以在現在的20元價格買一些,我對于他的誠意感激不盡。

    果然,沒過幾天,深賽格股票股價就開始了啟動,僅僅10個交易日,股價就從20元拉高到了33元。2000年3月31日是該股的配股登記日,當天該股最高沖到36.5元,收盤價恰是35元,不知是否是個巧合。在該股除權后的三個交易日,恰如我們所說的,該股出現了連續三個無量“一字跌停板”。但與我們當時的預見稍有不同的是,該股在第三個“一字跌停板”時,出現了買盤,有4.6%的換手率,但跌停板并沒有打開。到了第四個交易日,該股不再跌停了,只是下跌了3%,但當天的換手率達到了23%。我明白,李彪他們這天開始大規模出貨了,當天所有賣盤都應當是他們的。

    但若從局外人來看的話,同樣的市場現象卻可以做不同的解釋——深賽格在第4個交易日的放量,我明白是莊家在出貨,這只票根本不能再碰;但不知情的投資者,卻很可能認為,這只票在連續三個跌停板后,應當會有短期反彈了,現在該股已經放出巨量,說明有主力進場抄底了,該股應當還會上漲,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買盤就綿綿不斷地進來了。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明明是開著口的陷阱,但人們卻視而不見,還紛紛往下跳。

    在其后的10個交易日里,該股股價始終維持在20元以上,但換手率卻達到了83%。我想,李彪他們應當快走光了。我算了一下,李彪這次出貨的平均價格相稱于除權前32元,幾乎是在股價最高點將貨倒光了。自此之后的12年來,即使是在2007年大牛市的頂點,深賽格股價再也沒有摸到過這個價位。可見,李彪他們當初下手有多狠。李彪人很好,但做起盤來,確是個冷血殺手。

    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印象,我特地附上了兩張深賽格的配股除權圖,第一張是不復權的,第二張是前復權的:

    ...

    李彪他們從深賽格8~9元開始起莊,到32元將貨全部倒出,雖然獲利只有1~2倍,但這個錢賺的真實是太輕松。深賽格的勝利,是巧妙利用了規則的漏洞,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當然,最重要的是,十分敏銳地抓住了市場提供的機會。直到今天,我都認為深賽格是歷史上設想得最巧妙、操作最順暢、結果最完美的莊股,達到了莊家時期的最高境界。在深賽格整個操作過程中,上市公司沒有發布過任何虛假信息,莊家沒有運用任何騙線手段,一切操作都是順其天然,如行云流水,毫無斧鑿痕跡,拉降低度恰到好處,顯得不溫不火,這一切都透露出操作者的功力非凡。一只好的莊股,應當是較為低調,不惹市場適度關注,但莊家卻能賺到大錢,日后還沒有任何麻煩——治理層不管,投資者不恨,還有,能夠讓人事后還不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如飛鳥無痕般。這些深賽格都做到了。

    在2000年9月,我和李彪又見過一面。他真是一個大忙人,他們從億安科技和深賽格撤出來后,又馬不停蹄地參與了深安達(000004,現名國農科技)的炒作。這次見面,我們主要談了一下對于未來市場的看法,囿于篇幅,在此就不贅述了。

    我雖然只與李彪見了三次面,但他給我的印象和影響極深。在與他相見之前,我也見到過、接觸過不少的莊家和大機構,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但那些莊家和機構,在坐莊時都是按照棋理下棋,一板一眼的,基本套路都很相似,打的都是傳統的陣地戰——拼的是資金實力和社會資源實力。但李彪卻不然,他是劍走偏鋒,做事十分飄逸,以至可說是有點詭異,像個輕功高手,打的都是“斬首戰”——動用資源不多,但效果很大。

    李彪是一個做局的高手,善于設想項目;他也是一個操盤高手,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辦法。我到現在也沒有搞知道,李彪的這些本事到底是在哪里學的。難道真的是無師自通?

    還真有這個可能。在看了《纏中說禪》后,我才明白李彪的古文和古詩詞寫得相稱之好,很有功力,他竟然還和孔慶東在《論語》和古詩上叫板了好幾次。以其之聰慧,在股票上自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天妒英才,在他生命最閃光之時,卻飄然而去了。

    我謹以本文紀念之。

    上證指數 深證成指 創業板指數 九安醫療 寧德時期 天齊鋰業 中國海油 格力電器 長安汽車 東方財富 浙江建投 中交地產 湖南發展 永輝超市 華潤雙鶴 新華制藥 徐家匯 上海港灣 浙江交科 宏潤建設 美的集團 精華制藥 貴州茅臺 福瑞股份 中信國安 雙城藥業 融捷股份 三七互娛

    來源:雪球-帝都七爺



    本文名稱:《纏中說禪,李彪本尊。》
    本文鏈接:http://www.szyhbw.com/gu/250513.html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站內容均由用戶自發貢獻,或整編自互聯網,或AI編輯完成,因此對于內容真實性不能作任何類型的保證!請自行判斷內容真假!但是如您發現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疑似詐騙、虛假不良等內容,請通過底部“聯系&建議”通道,及時與本站聯系,本站始終秉持積極配合態度處理各類問題,因此在收到郵件后,必會刪除相應內容!另外,如需做其他配合工作,如:設置相關詞匯屏蔽等,均可配合完成,以防止后續出現此類內容。生活不易,還請手下留情!由衷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我要說說 搶沙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 依依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