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期貨開戶 | 你的交易手續費貴了多少?

    90%交易者的手續費都被加收超1倍,一起看看最新的交易所手續費一覽表吧!

    計劃經濟是什么意思-英美才是計劃經濟

    不是標題黨。

    第一次世界大戰共卷入了 30 多個國家、15 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3/4;時間更是長達4年3個月。各國累計支出軍費2080 億美元,是戰前英、德、法三個國家國民財富的總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結果之一并不是誰戰勝了誰,而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了計劃經濟。

    我想說的是“計劃經濟”最初?出現在以自由經濟著稱的英美兩國?,而?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

    1914 年開戰前夕,英國每天軍費已高達 200 萬英鎊;1916 年,每天居然高達600萬英鎊。

    自由經濟體,不可能在短期內提供如此巨大的戰爭經費。為獲得資源、維持戰爭,行政管理開始滲入英國各個經濟領域,英國政府開始對國民經濟實行全面控制。

    但是,英國沒能依靠計劃治愈戰爭沉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有 75 萬名士兵陣亡,200 萬名士兵終身殘疾,工人工資也較之 1900 年下降 30%以上。

    惡劣的勞動環境、微薄的工資、戰爭的陰影……英國工人就像墮入地獄。這些事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代表工人利益(名義上)的工黨徹底與自由黨決裂。

    1918年,參加罷工的人數已達600 萬人次,罷工者提出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由工人接管工業部門。

    自由黨的對策是:對抗。一群工人還能翻天?

    1917 年8 月1 日,英國聯合政府將工黨領導人漢德森拒之門外,讓他在會議室門口站了一個多小時。工黨開始意識到,僅有罷工是不夠的,還要有自己的政治綱領,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才能保證“代表”工人利益。

    1918 年大選,工黨提出 360 名候選人,贏得 142 個下院席位,自此,工黨取代自由黨成為至今左右英國政壇的兩大政黨之一。

    自由黨提倡的自由經濟不再熠熠生輝,內閣被戰時委員會替代,委員會甚至不考慮職位高低和黨派平衡,完全以委員辦事能力作為標準,要求委員“必須有遠見,有想象力和主動性,必須勤勤懇懇不知疲倦”。

    委員會不是內閣,卻以內閣的名義協調各部門、發布命令,而且不經議會辯論,政策直接滲入國民經濟運行。

    以上種種,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誰能弄來錢,誰就當官。

    計劃經濟是什么意思-英美才是計劃經濟

    英國人認為“自從克倫威爾以來,不列顛的領導者第一次享有這樣大的權力”。盡管英國人也不情愿,但是,這是應對戰時危機的唯一有效方式。好歹英國戰時委員會還以內閣名義發出命令,師出還有名。

    更離譜的?是美國。

    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后?,1917年8月國會便?通過了?《利弗法》,授予總統廣泛的管制權力,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立刻成立戰時工業管理局,直接對總統負責,而且沒經過立法。

    這在美國歷史上不僅空前,迄今?為止?仍然絕后,這是?美國歷史上?有且?僅有的?一次?。

    伍德羅·威爾遜

    燃料委員會管理全國煤炭、石油供應生產,嚴格控制能源流向(確保能源流向軍工企業),著名的美國夏令時就是這個委員會為節約能源發明的;戰時貿易委員會制訂對外貿易計劃,接受訂單分配給國內企業,出口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完成;鐵路委員會操控國家鐵路體系,制訂運輸計劃,客運為貨運讓路,貨運優先滿足軍工品運輸;

    國家戰爭勞工局接管了自由工會,呼吁工人組織戰爭期間不罷工、不抗議、不游行,全心全意搞好資本主義建設;聯邦和州政府直接接管通訊體系,包括電話和電報,聯邦機構經議會授權監控可疑電話和電報;

    還有糧食管理委員會…

    還有食糖管理局…

    這些委員會壓根不是國家機構,也不公開招考公務員,工作人員清一色是工業巨頭,每年只在聯邦政府拿1美元工資,實際上,委員會更類似于一個“大佬”委員會,幾乎壟斷了美國所有的重要物資供應,如果企業違反規定,基本上就等于斷絕了原材料和市場,沒辦法?、全國大中小?企業也?只能對委員會俯首聽命。

    鑒于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才是計劃經濟肇始。

    美國政壇歷來是各種勢力的角斗場,任何涉及利益的法令都要經過各方博弈,一個金本位還要辯論幾十年。但是,面對外敵美利堅民族沒有在國會進行過多的爭吵,而是把集中資源的權力讓渡給聯邦政府,美國工會甚至表態,戰爭期間不組織罷工,支持戰爭。

    正是一戰期間聯邦對經濟的管理才激發了后來的羅斯福新政,人們才開始對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感興趣。

    如果沒有當權者認可,就算凱恩斯巧舌如簧、口吐蓮花,他的理論也永遠不可能在美國剛建國的時候被采納。

    所以,我們很久以前把經濟學稱為“政治經濟學”,很有道理的。只有符合強者利益的經濟理論才是所謂的“主流經濟學”;所以,經濟學將永遠是強勢權力的語言。

    全文完,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



    本文名稱:《計劃經濟是什么意思-英美才是計劃經濟》
    本文鏈接:http://www.szyhbw.com/gu/237337.html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站內容均由用戶自發貢獻,或整編自互聯網,或AI編輯完成,因此對于內容真實性不能作任何類型的保證!請自行判斷內容真假!但是如您發現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疑似詐騙、虛假不良等內容,請通過底部“聯系&建議”通道,及時與本站聯系,本站始終秉持積極配合態度處理各類問題,因此在收到郵件后,必會刪除相應內容!另外,如需做其他配合工作,如:設置相關詞匯屏蔽等,均可配合完成,以防止后續出現此類內容。生活不易,還請手下留情!由衷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我要說說 搶沙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 依依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