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歲末,許多銀行為了沖刺業績,會放出一波短期、高利率的理財產品,讓很多人剛剛到手的年終獎“有了去處”,引發生產者的熱烈追捧。眼下,這波高利率理財產品紛紛到期,生產者又面臨著新的理財挑選與規劃。面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理財產品,畢竟該怎么選?
這里首先要提到,對理財產品影響長遠的“資管新規”,已經落地兩年有余,它打破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現在大家看到的理財產品多以“非保本浮動收益”示人。顧名思義,就是可能會蝕本,也可能收益更高。
目前,我國的銀行理財產品以R1審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性、R4進取型、R5激進型來評定分險等級,風險等級越高,收益波動也相應加大。而生產者不論在哪家銀行、何種渠道購買理財產品前,都要先做一份風險提示書的問卷調查,以確定實用的產品等級。
近日,記者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做了深度調查,對理財產品的數量、利率一探畢竟。調查范圍既包括工、農、中、建等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也涵蓋了浦發、招商、興業、中信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有青島銀行、天津銀行、濰坊銀行、臨商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
從數量看。伴著保本型理財逐漸退出,R1級理財產品日趨減少,而R4和R5級理財產品作為資產配置的手段之一,主要針對高凈值客戶。因此,目前各大銀行在售的大部分都是R2和R3級理財產品。
記者調查發現,對于R1審慎型的理財產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中的12家銀行里僅有5家有該類產品,4家城商行更是為0。在R2和R3的“主戰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以工行產品種類最豐富(160余種),遠遠超過其他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則較為平均,大多在40、50種上下;城市商業銀行中濰坊銀行和臨商銀行都為4款,天津銀行23款,青島銀行種類最豐富,為43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多集中在R2等級,在R3級別種類尤為稀少,分別為濰坊銀行2款、青島銀行1款,天津銀行2款、臨商銀行0款。
總體來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較為豐富,城市商業銀行受其體量限制,理財產品種類較為單一。
從利率看。一般而言,存的工夫越長,風險等級越高,利率也就越高。但橫向比較的話,相同條件下,各銀行的的利率水平也不盡相同。

R1的理財產品一般沒有太長存取期限的限制,四大國有銀行的利率都在3%以下,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最高能有3.5%左右。以工行目前利率最高的“工銀理財‘添利寶’凈值型理財產品(XLT1801)”為例,其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5758%;中信銀行的“日盈象E享日日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能達到3.5280%。二者能有1%左右年化收益率的差距。
R2的理財產品各行一般都有期限限制,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假如以存取一年左右的工夫來考量的話,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利率同樣最低。
以各行目前利率最高的一年期產品為例。工行“中國工商銀行個人增享365天凈值型”為3.55%;農行“農銀安心玲瓏電子渠道專享”為3.85%;青島銀行“尊享計劃2021年10期(凈值型)”為4.2%;天津銀行“2021港灣財富27期”業為4.40%;浦發銀行“悅盈利12月定開O款”為4.29%;中信銀行“慧贏掛鉤滬深300一年開1號”為5.744%。
在R3級別的理財產品領域,短期限的理財產品利率水平相較R2僅有小幅上升,但長期限的理財產品中,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利率較高。比如中信銀行“信頤2035”近3月年化收益率為14.182;浦發銀行“益鑫利1年最短持有期A款”近一月年化收益率為14.96%。
分析了這么多,生產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更要記住兩點。
第一,肯定要先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利率。假如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購買風險程度較高的理財產品;假如風險承受能力偏低,就購買那些風險等級較低、收益較低的理財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理財產品是由各家銀行分別進行評級的,不同銀行、相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風險不肯定是完全一樣的。從前面對比可以看出,相對來說,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資風格會更加激進大膽,國有銀行的投資風格則會更加保守。所以需要投資者細心甄別。
第二,要辨清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現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品類繁多,有銀行自營的,有銀行代銷的,更有甚者還有銀行網點或者銀行員工違規私自銷售的等等。而理財產品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誰發行的理財產品誰承擔最終的責任,與是誰銷售的沒有任何關系。也就是說,在保證不虛假宣傳的情景下,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與在其它渠道銷售的同樣的理財產品沒有什么根本的區別。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肯定要看清晰其發行主體,假如有遲疑或者不清晰的地方,優先挑選以銀行為發行主體的產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