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迅速,商業銀行也紛紛入場。不過,由于二手車市場存在信息透明度低,交易環節多等特點,容易構成銀行開展二手車金融業務的風險敞口。
受訪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汽車金融的滲透率還比較低,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不過,二手車金融業務存在多項交易要素風險,銀行須做好業務數字化轉型,加強貸后的風險管理。
存在多項交易要素風險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汽車消費問題多、維權難,其中二手車銷售過程中,銷售信息與實際不符、交易后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一些銀行開展的汽車金融業務出現問題,主要是兩個原因,業務沒有行成閉環;銀行沒有獨立風控。”上述受訪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人士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也有銀行通過融資性擔保公司開展車貸業務,融資性擔保公司在滿足整體風控大原則前提下,具備較強風控自主審批權。

銀行貸后管理難度加大
馮奧認為,相較于國外二手車行業,我國汽車金融的滲透率還比較低,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在房住不炒、現金貸管控的大背景下,車貸屬于較好的零售信貸資產,銀行勢必會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銀行開展汽車金融業務,優勢在于資金實力足、產品利率低、金融專業能力強,而劣勢在于場景及客戶渠道有限、汽車專業能力不足、審批門檻較高等。”華泰證券指出。
而在銀行與汽車經銷商合作的二手車金融業務中,銀行更依賴于合作方的風控能力。一位汽車金融公司人士指出,融資性擔保公司作為商業銀行風險轉移下的風險承擔方,往往也會要求代理商承擔風險責任,相當于風險的二次轉移或者分攤。
在前述受訪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人士看來,銀行在挑選合作的融資擔保公司、平臺時,要注意風險偏好是否相符,不能將風控完全依賴于平臺的保證、融資擔保公司的擔保,銀行需通過挖掘、利用自有數據外,引入外部數據,可以不斷迭代模型和策略,對實際借款人形成清晰的畫像。
“二手車的風控是一個體系化的事情,盡量要做好人、車、場景的風控,同時做好信息閉環、資金閉環、業務閉環,才能最大程度的杜絕風險事件的發生。”馮奧建議,銀行應積極與線上評估公司合作,做好業務數字化轉型,做好業務閉環,加強貸后的風險管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