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創板走過第三年,12月28日迎來上市公司數量突破500家的里程碑。
三年來,科創板從無到有發展壯大,強磁場效應持續放大,硬科技成色更加突出,試驗田作用不斷彰顯。
過去這一年,在外部環境變化的多重挑戰下,科創板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硬科技”特色更加鮮明,制度包容性進一步凸顯,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全年124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IPO募資凈額約2400億元,占全年A股募資凈額的四成,有力地支持了硬科技企業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化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芯片是集成電路的主要載體。隨著國產替代的逐步推進,預計未來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新發展機遇。
2022年科創板迎來“芯”年,集成電路行業IPO募資“井噴”,新上市集成電路公司40家,數量接近前三年上市的集成電路公司數量之和。
CPU是信息產業中最基礎的核心部件,因為研發門檻高、生態構建難,被業內認為是集成電路產業中的“珠穆朗瑪峰”。國際市場由Intel和AMD兩大巨頭割據,國內CPU仍處于奮力追趕的關鍵時期,龍芯中科、天津飛騰、華為鯤鵬、上海兆芯、申威科技及海光信息是國產CPU的六家領軍企業。
今年6月24日,科創板迎來上述六家之一的龍芯中科。僅2個月后,科創板再度迎來六家之一的海光信息。
集成電路其他細分賽道表現同樣可圈可點,行業龍頭紛至沓來。科創板先后迎來了“碳化硅第一股”天岳先進、國產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龍頭拓荊科技、國產化學機械拋光(CMP)設備龍頭華海清科上市。
目前,科創板已有84家集成電路公司,數量占A股集成電路公司的“半壁江山”,業務涵蓋了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代工、下游封裝測試以及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全產業鏈,形成了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格局。科創板總市值前十的公司中,有4家為芯片產業公司。
今年科創板還發布了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科創芯片指數是繼科創50、科創信息、科創生物等行業主題指數后又一條表征科創板市場的重要指數,標志著科創板集成電路產業鏈協同發展生態逐步形成。
包容性進一步凸顯
2022年全年科創板新上市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數量創新高,“第五套標準”進一步拓展至醫療器械企業,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的包容性進一步凸顯。

科創板新上市創新藥企業數量同比翻倍。開板以來,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已有一批創新藥研發企業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在科創板成功上市。2022年全年共有8家企業通過“第五套標準”在科創板上市,數量同比翻倍。其中,諾誠健華于9月份成功登陸科創板,募資超29億元,實現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兩地上市。
目前,科創板已有108家生物醫藥行業企業,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其中采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19家,創新藥研發企業的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更加突出。
與此同時,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數量也出現大幅增長。目前科創板共有45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其中2022年上市的公司就有19家,數量同比翻倍。2022年共有4家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占科創板特殊股權架構企業的一半。
今年科創板轉板上市機制也順利落地實施。暢通轉板機制,有利于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有機聯系的多層次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優質中小企業成長。為此,上交所制定轉板上市制度,并積極推動制度落地見效。今年5月25日,北交所公司觀典防務轉板到科創板上市,成為國內轉板上市第一股,也是首家成功轉板科創板的北交所企業。
124家科創“新兵” 業績增速亮眼
今年正值科創板板開市三周年。三年多來,科創板始終堅持“硬字當頭”,把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作為首要任務,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示范效應進一步增強,頭部企業逐步匯聚。
2022年科創板繼續收獲多項“百億大單”,科創板開板以來IPO募集資金超過100億的企業有6家,其中3家都是在2022年上市,分別是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龍頭晶科能源、國產通用CPU龍頭海光信息、醫學影像設備龍頭聯影醫療。上市至今,聯影醫療、晶科能源市值穩居千億水平,成為穩定科創板大盤的“壓艙石”。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124家科創板“新兵”頂住重重考驗,堅持聚焦主業、創新發展,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較大幅度提升,充分體現了“硬科技”公司的活力和韌性,為科創板增長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前三季度,124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595.27億元,同比增長了約49%,比科創板整體水平高出約16個百分點,11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實現凈利潤合計130.20億元,同比增長了約60%,比科創板整體水平高出約35個百分點,21家同比增長超過100%。
124家科創板“新兵”中不少公司在當前沖擊下仍然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其中,晶科能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7.72億元,同比增長117.40%,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6.76億元,同比增長約132.38%;海光信息的業績迎來高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同比增長180.88%,實現歸母凈利潤6.52億元,同比增長424.16%;萬潤新能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同比增長549.59%,實現歸母凈利潤7.97億元,同比增長332.92%。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