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宏觀利空風險兌現,近期國內能化商品迎來普漲格局。不過,部分品種受制于自身供需偏弱局面,整體反彈空間有限。雖然目前上海全乳膠現貨與滬膠2209合約基差由負轉正,期價存在上行動力,但面對產膠旺季的供應壓制,以及下游需求淡季的影響,預計后市滬膠漲幅有限,中期筑底節奏還將延續。
大宗商品展開修復行情
美聯儲上周三晚間如期加息75個基點。隨著投資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焦慮和恐慌情緒的條件反射后,但凡不再出現更糟糕的預期,大宗商品價格則有望迎來階段性反彈走勢,這將成為利空陸續兌現后的必然反應。況且7月加息會議結束后,距離9月歐美議息會議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有利于多頭調整心態,恢復信心,同時也有助于大宗商品期貨修復估值。
產膠旺季供應逐月上升
一般來說,在缺失極端天氣影響的背景下,東南亞產膠國每年7—9月處于年內產膠高峰期,膠水供應壓力逐月回升。天膠生產國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天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產量為85.1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83.42萬噸小幅增加2.12%,較近5年均值84.43萬噸小幅增長0.90%。1—5月,天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合計產量達428.7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05.35萬噸小幅增加5.78%,較近5年均值425.24萬噸小幅增長3.55萬噸。

根據過去5年的數據計算,2017—2021年,天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6月產量均值達89.63萬噸,7月產量均值達105.06萬噸,8月產量均值達106.15萬噸,9月產量均值達108.53萬噸,較5月產量均值84.43萬噸分別增加6.16%、24.43%、25.73%、28.54%。以此增減變化來評估2022年6—9月天膠生產國協會成員國產量,預計達90.44萬噸、106萬噸、107.11萬噸和109.50萬噸。整體來看,第三季度產膠國膠水產量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下游消費依舊處于淡季
每年7—8月是國內車市消費淡季。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7—8月,國內汽車產銷量月度環比下滑幅度較為明顯,平均下滑分別達7.12%和11.88%,而這種下滑趨勢要等到9月才會迎來扭轉局面。與此同時,每年7—8月,受傳導因素影響,中間環節的輪胎行業也會轉入開工率階段性回落的狀態。據統計,2018—2021年,8月國內全鋼胎平均開工率達65.20%,月環比下滑0.80個百分點,半鋼胎平均開工率達63.40%,月環比下滑2.47個百分點。受下游需求轉弱拖累,輪胎企業采購橡膠原料意愿減弱,多以消化庫存為主,此時膠價缺乏需求驅動支撐。
綜合來看,由于短期滬膠基差轉正以及宏觀面利空“靴子”落地提振,滬膠2209合約期價存在反彈動力。不過,面對供需基本面偏弱格局,上行動力較為缺乏,預計后市膠價依然維持振蕩筑底的節奏。(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