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中國航空發動機什么時候突破?核動力航天發動機什么時候能成熟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核動力航天發動機什么時候能成熟
目前人類尚無法和平利用核聚變,至少需要30-50年時間才可能取得突破。看現在的托馬克裝置,體積都不小,還不算附屬的電力、超導等裝置。即便核聚變實現工業化應用,也很難用到航天發動機上面。太空發動機不需要很大的推力,比較可行方案是離子發動機。核聚變非常難,目前的技術很難實現。樂觀估計要80年。但是核動力的衛星蘇聯就造過,當時核動力是供電的,現在可以制造核動力的離子發動機。
2,中國航空發動機有沒有突破
說是超音速巡航,其實也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飛機從起飛到降落一直都處于超音速飛行狀態。我查過資料了,美國的f22最多也只能連續用超音速飛行半小時左右。當然,半小時比其他那些打開加力后,只能連續飛行七八分鐘的飛機是強多了。 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一直是制約我國飛機發展的瓶頸,雖說這幾年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現在發動機推力不足,發動機噪音過大,大修間隔時間短這三點上。

3,我國什么時候能造出先進航空發動機
技術發展是一個體系工程,并不是專攻一項就能解決,造不出精密機床就造不出燃氣葉片,造不出燃氣葉片就造不出發動機,材料技術、檢測技術這些都是決定性的,當初前蘇聯還要從日本走私機床才做出潛艇螺旋槳,何況是中國的技術底子呢,可以說把發動機設計圖紙送我們也仿不出來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是世界上僅有的5個能獨立完成航空發動機設計及制造的國家。火箭發動機就不用說了。艦船和汽車的也是能設計生產的。不過我國發動機的整體水平低于國際先進水平,這是整個國家工業水平低造成的。像航空發動機的水平就比國際先進水平晚20年左右,也就是說美國20年前就能做的我們現在才能做。艦船和車輛的發動機也沒掌握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民用的更差了,人家通過技術壁壘在環保等要求上卡人,汽車企業也沒那么大的資金和實力去搞發動機設計
以上就是有關“中國航空發動機什么時候突破?核動力航天發動機什么時候能成熟”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