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為什么要在泰國克拉地峽運河?修建克拉運河對我國和泰國的意義是什么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修建克拉運河對我國和泰國的意義是什么
縮短時間成本,縮短航行路程,節約消耗。最主要不經過馬六甲海峽,有利于戰略地位的穩固。有利于兩國金貿的交往,促進兩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增強兩國的合作。
2,在馬六甲海峽旁邊再修一條運河有什么價值
設想中的克拉地峽運河將橫貫泰南 ,初步測算需耗時10年,耗資280億美元。運河開通后,船舶無須經馬六甲海峽,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大型輪船可節省2至5天時間,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開鑿后可以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安全性提高。泰國(積極態度):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開鑿后,不僅可以為泰國的石油貿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線,還可以帶動泰國的經濟發展。準備在北部泰國境內建設克拉運河。克拉地峽運河,一處計劃建設的運河,位于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并且它的東西兩海岸皆為基巖海岸。
3,為什么克拉地峽對中國至關重要
對我國來說將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運河不僅可以運油,還可以運輸其他貨物,而且將改變歐亞貿易路線。它可以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運輸安全性得到提高。希望利用該國東臨太平洋、西接印度洋的獨特地理優勢,為本地區石油貿易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和安全的運輸路線。位于泰國灣(東)和安達曼海(西)之間,連接馬來半島和亞洲大陸,分屬緬甸和泰國。最窄處在春蓬(chumphon)和克拉武里(kra buri)之間,只有40~48公里(25~30哩)寬。19世紀後期以後,曾建議開鑿運河,以縮短歐洲和遠東之間的航程,至今未能實現。克拉地峽位于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并且它的東西兩海岸皆為基巖海岸,浪平風靜。泰國希望利用該國東臨太平洋、西接印度洋的獨特地理優勢,為本地區石油貿易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和安全的運輸路線。

4,中國在克拉地峽和尼加拉瓜修運河有何意義
克拉運河開通后,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尼加拉瓜運河新航線的開通還能大大縮短亞洲國家大型油輪到美國東岸城市和歐洲的航運距離,節省大量費用。運河的設計者曾測算過,一艘來自日本前往美國紐約但無法通行巴拿馬運河的大型貨輪,未來如借道尼加拉瓜運河,航程可縮短7000公里以上。尼加拉瓜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將不會是“競爭”而是 “互補”關系,兩者“相得益彰” 。尼加拉瓜一直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牧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工業不發達再加上經營管理不善,尼加拉瓜是中美洲乃至拉美最窮的國家之一。兩洋運河計劃的夢想如果得以實現,將為尼擺脫經濟困境提供良機,對尼加拉瓜的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尼政府認為,修建運河是一項“有利可圖的買賣”,將給尼和中美洲經濟帶來巨大活力,譬如可創造近20萬個直接或間接工作崗位、運河的運營收益據估將超出本國國內國民生產總值1倍多。1、克拉地峽修建運河的意義: (1)修建期間,可以帶動泰國國內的就業,帶動中國勞力出口,拉動鋼材等工業企業的增長與出口,增加中國的海外修建工程的寶貴經驗。 (2)開通運河后,增加泰國的經濟增長與國民收入。緩解馬六甲海峽的運輸壓力,有利于避開荷槍實彈的美軍的監控與威脅。 (3)對中國而言,有利于提高石油等大宗進口物質的海運安全,有利于增進中國在東南亞的好感度,有利于制衡為美國馬首是瞻的新加坡等國,間接地削弱美國等國插手東南亞事務的影響力。2、尼加拉瓜運河修建的意義: (1)修建期間,帶動尼加拉瓜國內的就業與工業的增長。進一步增強中國海外修建運河的承擔力和影響力。 (2)運河開通后,縮短海運時間,增加輪渡的噸位運輸。有利于帶動尼加拉瓜的經濟增長,促進尼加拉瓜的國家在拉美的影響力和全球影響力,有利于緩解巴拿馬運河的海運壓力,更促進拉美石油的出口,帶動許多拉美國家旅游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 (3)對中國而言,促進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促進中國與拉美國家的聯系,增強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促進中國石油的多渠道化,進一步促進中國企業進入拉美國家。3、克拉地峽運河和尼加拉瓜運河目前都在籌建中,許多國家為此激烈爭論,甚至插手相關運河修建,本質是國家利益的爭奪,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當然應支持這兩條運河的修建,因為它們總體上利大于弊。可以繞過美國及其盟友控制的馬六甲海峽,戰時能保證戰略品的安全,而且縮短了運輸路程,減少了成本①降低戰略風險②縮短運輸距離,提高效率
5,中國要在泰國開挖運河的地圖地圖
擬議中的泰國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西接十度海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中國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緬甸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十度海峽和緬甸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中國要在泰國擬開挖泰國克拉運河。泰國克拉運河計劃介紹:泰國“克拉運河計劃” 是指在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安達曼海的運河。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處不足100千米,而且地勢不高,開鑿運河基本不需要象巴拿馬運河那樣調劑水位,開鑿的相對成本和運營成本都較低。要開鑿的運河寬400米,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適合遠洋大船進出。泰國“克拉運河計劃” 早在三個世紀前就已開始討論,一度被視為“東方巴拿馬運河”夢想,但最終沉寂。上世紀80年代以后,該計劃在泰國又掀起了熱潮,政府對此項目十分熱心,并進行了許多論證。簡介:擬議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河道方案:有報道說,早在17世紀就有關于開鑿這條運河的動議。真正提出是在100多年前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時期。五世王朱拉隆功是一位力主革新的國王,曾遍訪歐洲,為泰國引進西方的先進科技。當時的國際海運業已有了相當的規模,因此開鑿克拉運河,讓太平洋與印度洋間海運航道便捷的構想便應運而生。但是,那時國際間協力興辦巨型工程還不成時尚,單靠泰國的實力絕難勝任。接踵而來的則是一戰、二戰、冷戰和印支戰爭,更使泰國難以顧及此事。近年來,開鑿克拉運河的議題又重被人們提起,并真正開始了扎實的研究論證。按照泰、日兩國有關機構的預案,在400公里的狹長地段上,共設計了10個河道方案。一些方案雖河道較短,但要穿過普吉山或鑾山,施工難度大。比較統一的意見傾向從狹長地段南部開鑿,全長112公里,穿越宋卡、沙敦兩個府,雖河道較長,但地勢較平坦,沿線居民點不多。至于工期和經費,初步測算需耗時10年,耗資280億美元。如果用非常規施工,如動用核能技術,則用7年時間,投入360億美元。百度上有地圖,能找到。
以上就是有關“為什么要在泰國克拉地峽運河?修建克拉運河對我國和泰國的意義是什么”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