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是什么?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么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么
具有中國特色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是1998年以后逐漸形成的。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其含義是指:以幣值穩定為目標,正確處理防范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增長的關系,在提高貸款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國貨幣政策應取“二常二特一不取”,即“穩健”、“適度從緊”為常態,“從緊”、“適度寬松”為特態,不可取“寬松貨幣政策”;我國經濟呈波浪式,出現波峰趨勢前取“適度從緊”,出現波谷趨勢前取“穩健”。
2,我國目前在采用什么樣的貨幣政策
穩健的央行又于6月7日和7月6日連續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總的來說,而且國際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央行在2月24日和5月18日先后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自2012第一季度隨著CPI不斷下降。到了第二季度,從2012年初至現在一直實行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經濟有下行的危險,央行為保證經濟增長,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隨著中小企業“跑路潮”愈演愈盛,以釋放流動性我國目前采用的是穩健偏寬松的貨幣政策,即在釋放流動性。近期采取比較頻繁的是 逆回購 操作。?我只是說一個經濟問題,商場商品普遍提價,其實是人民幣在貶值。同樣的東西,用一塊和十塊錢去買,就是多印兩張紙的問題了。
3,中國現階段的貨幣政策是什么
穩健的貨幣政策吧 我的理解是比之前要緊一些,但達不到緊縮的程度緊縮性的 利率 存款準備金都上漲了但目前工資沒有長 怕引起新的通脹預期解釋一下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現象2010通脹加劇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國際原材料漲價。比如說鐵礦、石油、大豆都在漲價。現在中國和國際原材料價格聯系緊密,富鐵礦70%靠進口,原油50%靠進口,大豆的進口比例也很高。 第二個原因是今年農產品總體歉收。夏收減產0.6%,數字雖然不大,但是個信號,因為過去幾年夏收連續增產。現在秋收數據還沒出來,但從各地受災情況來看,也并不樂觀,所以本輪漲價主要體現在農產品價格上漲上。第三個原因是今年進行了價格調整,電、水、天然氣價格都在漲,雖然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更加劇了通脹教條 4是中央政府在不停滴印錢,發行貨幣。明處的方式是發行國債。還由于中國的投資回報率比較高,以及升值預期較高,所以有大量的海外貨幣進入。

4,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
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貨幣政策措施: 1.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 2.寬松的貨幣政策。9月、10月、11月連續四次下調基準利率,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 3.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 5.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 6.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并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7.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如中日韓之間的貨幣互換等) 。適度從緊,不再跟美元掛鉤,而是和世界主要貨幣都進行對照現階段實行的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反通貨膨脹和穩定人民幣匯率。1、穩定人民幣升值預期。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應該是在穩定人民幣幣值的前提下緩解升值壓力。如果市場對升值預期過高,大量的投機性熱錢流入本身就是導致升值壓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穩定幣值,減少市場遐想空間。2、著力疏導升值壓力。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主要表現在我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上,因此,除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以外,疏導人民幣升值壓力應主要從減少外匯儲備的角度入手: 首先,加快建立戰略性物資儲備制度。其次是小幅適度加息,鼓勵資本流出。3、全面緊縮國內市場流動性。4、進一步加大央行窗口指導的作用。當前窗口指導的主要著力點可集中于三個方面:首先,高度重視貸款過快增長可能產生的風險,合理控制貸款投放;其次要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產業政策的要求,優化貸款結構,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比例。既要嚴格控制對過度投資行業的貸款,又要加強對經濟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此外要強化資本約束機制,防范票據融資風險,實現穩健經營。
5,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
適度放松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縮信貸和提高利率是“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社會總需求,但制約投資和短期內發展,反之,是“松”的貨幣政策,能擴大社會總需求,對投資和短期內發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財政政策包括國家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增稅和減支是“緊”的財政政策,可以減少社會需求總量,但對投資不利。反之,是“松”的財政政策,有利于投資,但社會需求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 經濟形勢: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和CPI持續高位的兩難選擇。 政策微調: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基準利率,允許存款利率上浮到10%,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試行。 根據我國現有情況我認為:總體是雙松,但貨幣政策放松必須是步伐緩慢,可以通過在放收結合中達到適當放松。財政政策則需要放松。 1.GDP增速從2011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經濟增長減緩,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主要為失業及由失業導致的社會穩定等一系列問題,通過貨幣政策的適當放松達到提振經濟,解決就業,穩定職工收入,穩定社會的目的。但放松貨幣政策引起信貸規模的一定增長,一是解決企業的資金鏈問題,在民營中小企業為主體GDP創造者的當今,可能效果不會明顯;二是在高準備率的環境下,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繞過貨幣政策的做法,貨幣政策實際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財政債券的發行等財政政策的實施,擠占了貨幣流動性的釋放,擴大了投資但減少了消費。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場利率水平保持穩定,在CPI高位情況下,存貸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動,否則會使今年的調控(特別是對房價調控)付之東流。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是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客觀要求和必要條件。但兩大政策協調配合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正確確定兩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體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外部環境的協調配合。例如,需要有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貿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協同;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內社會政治環境;有合理的價格體系和企業(包括金融企業)的運行機制;還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緊縮的
以上就是有關“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是什么?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么”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