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娃如何領取聯合國證書?有官方認證帶獨立編碼,培養孩子的利他思維和公益觀,也可以作為將來升學簡歷中社會實踐證明,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具體操作流程:1 登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官網--百度搜即可,注意看是否是官網,拉到最下面-點擊現在參與--在選擇每月支持,就可以選擇1 愛心為兒童,支持中國困境兒童;2 愛心為救災,支持脆弱兒童。按操作輸入金額即可,20元以上有證書,50元以上還有戒指。個人建議:讓孩子利用自己的零花錢,選擇能承受的即可。確認個人信息后,一般過30日就可以收到信物了,里面有一張證書,一封感謝信和一個戒指,送人玫瑰手有留香,讓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還能得到證書,一舉多得。
1、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出爸爸育兒網頁,爸爸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說起爸爸的愛,這里就不得不說起梁啟超。
梁啟超有九個兒子,其中有七個曾在海外留學,但這七個人在學成后均沒有留在國外,而是個個歸來報效祖國。并不是因為梁啟超管教嚴厲,而是因為梁啟超給了這就為子女一種巨大的力量——父愛。
梁啟超不似多數父親深沉的愛,梁啟超的父愛肉麻且熱烈,就像他自己說的:“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
跟女兒很長時間沒有聯系,就疑神疑鬼,擔心女兒是不是生病;對功課絕不過高要求,還告訴兒子不要著急學業,萬萬不能為了趕功課而傷了身體;聽說兒子不喜歡自己建議的學科,擔心自己的建議耽誤兒子的一生,連忙寫信去安慰,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主張戀愛自由,從不干涉子女的婚姻大事,一邊給子女留心好的相親對象,又把決定權交給子女。
梁啟超還喜歡給子女們起外號,大寶貝、小寶貝、不甚寶貝的好乖乖和老白鼻(baby),你能想到這人是維新變法的斗士?是中外聞名的大學者嗎?不能,當了父親的梁啟超,不過是一個肉麻起來簡直要命的孩子奴罷了。
但即使肉麻,梁啟超的教育是非常起作用的,九個子女,中央文史館館長、建筑學家、考古學家、著名圖書館學家、經濟學家、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絡部主任、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人才百出。
其實無論父親還是母親,照顧孩子首先就是要傾注足夠的愛,時刻記掛孩子,卻又不把自己的期望以及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愿意和孩子做朋友,并且能和孩子做朋友,將自己的愛全部傾注在孩子的生命里,才能滋養出自信、自愛的人格。
父親對孩子健康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我覺得爸爸的良好陪伴和榜樣作用,是孩子自信心和完整人格的重要來源。
說實話,我所見到過的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幾乎都是,父母關系非常和睦,父親對子女非常關愛和支持的。
月子里爸爸的愛和付出,讓親子關系更親密
我因為產傷嚴重,月子里幾乎都是我媽媽和老公照顧孩子的,我記得出了月子后老公跟我說,這一個月雖然累得要死,掉了十斤肉,但是對孩子的愛好像更深了一些!
“超能奶爸”是人們對月子里帶娃的爸爸的一種稱呼。
遇到老公變身超能奶爸的女性是幸福的,但這個稱呼也體現了有很多爸爸是很少,甚至沒有對孩子的養育付出太多的。
但其實爸爸如果能在孩子很年幼,比如月子里時多照顧孩子一些,對于迅速建立親子關系是很有利的。
您想啊,剛生下來的寶寶,不會叫爸爸也不會微笑,父親多付出一些,也就多一些“愛的成本”,這成本越花越多,愛就越來越深。
小時候的陪伴,讓孩子懂得愛和被愛
“喪偶式育兒”家庭,一方面會讓獨自帶娃的媽媽心生怨氣,甚至因為育兒的勞累而脾氣暴躁,不能夠很耐心,很溫和的跟孩子去溝通;
另一方面,父親的漠然和不付出,也沒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父親對自己的關注和認可。
而父母之間的愛、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孩子完整人格建立,以及今后人生中各類人際關系建立的一個非常重要基礎,缺乏父愛,可能讓他對于愛和被愛的理解沒那么深刻全面。

長大后,父親的支持是孩子的勇氣
我的中小學同學里,有幾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會被同其他同學欺負,喊他們“沒爹的孩子”,這令他們很自卑,也很難跟同學正常相處。
而那些雖然有父親,但父親對孩子關心甚少,甚至對孩子的成長不聞不問的家長,孩子的心里一樣會膽怯和自卑。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泉水,可見父親的愛和陪伴,以及在孩子人生關鍵的抉擇時刻,父親對我們的支持和肯定,將是孩子勇敢去拼去闖的重要勇氣來源!
父親的愛也許羞于表達,但父親的愛深厚而沉重,他們為我們的付出可能我們要在自己有了子女,并且養育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真正體會。
想你,我的父親!
爸爸在育兒過程中的缺失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表達:父愛如山,一動不動。可事實上,爸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研究資料顯示,爸爸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強,在爸爸陪伴下成長的孩子,性格更加寬容,更富有責任感。
我兒子六歲,非常幸運,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爸爸
他的爸爸會給他讀故事,媽媽負責讀繪本故事,爸爸負責讀科普知識書,雖然爸爸經常加班很辛苦,但是下班回家后還是會做這件事兒;他的爸爸會和他一起搭房子、玩積木、拼軌道;他的爸爸還會在他玩小游戲遇到難關時幫助他;他的爸爸還會做美味可口的飯菜給他吃。
我是一個文科生,討厭讀科普,也回答不了孩子那些層出不窮的問題;我是一個手殘媽媽,討厭一些動手的游戲。剛好,爸爸都可以,雖然平時很忙,陪孩子的時間很少,但就是在讀書的時候,在每次一起玩的時候,兩個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而且啟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讓他愛上了科普,還教會了孩子勇敢的嘗試,教會孩子做事兒要有耐心,要學會找方法。孩子現在六歲,喜歡問問題,喜歡思考,獨立自主,而且動手能力很強,經常喜歡在家搞小發明。我覺得這些都離不開爸爸的引導和影響
他的爸爸還是一個脾氣非常的人,每次我和孩子因為一些事情鬧的不開心,氣氛緊張的時候,爸爸總是會站出來,很好的處理。遇到事情,爸爸不喜歡發脾氣,更不會打罵。他會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建立一些規則,和孩子一起遵守。這幾年里,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給孩子樹立了規則意識,也養成了好的生活習慣。
如果說我是感性的,那爸爸是理性的。雖然我和孩子的關系也很好,經常會和孩子一起聊天,一起追逐打鬧,但也經常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搞的孩子無所適從,用我老公的話說就是變臉比變天還快。但爸爸不是這樣的,他沒有豐富的表情,也很少和孩子打鬧,但卻是孩子的精神導師,在日常的生活里,在一件件小事兒里,教孩子去換位思考,教孩子學會寬容,教孩子去堅持,教孩子去愛。當然,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受到的家庭教育,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好的家庭教育并不是靠媽媽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需要爸爸的參與。因為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在很多事情上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孩子面臨挑戰和難題時,爸爸更傾向于鼓勵孩子堅持,而媽媽經常會想,孩子這么小,算了吧。或者經常舍不得,不忍心,容易放棄,特別是在孩子規則意識建立這些事情上。
在我兒子的心中,爸爸和媽媽是不一樣的。他經常會說媽媽讀故事讀的好聽,可是沒有科學知識,脾氣還比較差。爸爸懂科學知識,還會搭房子,還會拼積木,還會設計圖紙,還會做好吃的。我想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成為最厲害的工程師,成為一個火車設計師。是爸爸讓他有了這樣的夢想。
或許,在每一個小孩的心中都住了一個“超人”,都有一個英雄的夢想。那就是他們的爸爸,他們希望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他們希望和能爸爸一起讀書,一起玩游戲,一起鍛煉,一起做好吃的,一起做很多事。或許正是因為陪伴的缺失,讓很多爸爸并沒有發現。
2、善心不怕多做——如何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月捐戒指?
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員,就可以了。在網上搜索聯合國兒童基金,進入官網,點擊左上角三個杠,選擇支持我們,進行月捐
兩個月捐項目可選。-是支持中國困境兒童,二是支持國外脆弱兒
選擇月捐數額(可自行填寫,最低30),是否接受紀念戒指(也可以不接受)可以自己捐,也可以為子女代捐
過兩天會有電話隨訪與短信問卷調查,電話號碼為02160777530 (手機可能標記為騷擾電話,請勿掛斷)客服很有耐心的向第-一次月捐的捐助者進行隨訪,問幾個問題,為捐助者答疑解惑。并且短信問卷調查鏈接里有留言功能和上傳圖片,有機會登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刊物上,
信物:是在第一次扣款成功的二十天內會寄給你一個信封,里面有證書還有戒指。這個過程中有工作人員會打回訪電話,很有參與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