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下流(小說)君遷子是草河城末流師父,有弟子過百。成年出徒,不管做官暴富或做江洋大盜,一律不再來往。出徒還留在末流堂,甘愿下賤,便帶崽兒們出去設局。按規矩,得順手錢由君遷子分派。君遷子瞧一眼拜師的空青,說道:你做腳夫腳力不夠,推夫臂力不成,下水做尋郎(偷盜)手腳不麻利,串騙設局恐怕跑得慢,白活吹鼓手氣力不夠,背尸腰桿不硬。末流這口飯,你吃不成。??? 空青額頭冒出汗水說:俺叔死了,老嬸子罵俺是廢物。按先生話說,俺真乃廢物?君遷子喝口苦茶說:走投無路,想湊合在下賤末流混生活。記住嘍,做得上流,不一定做得了末流。空青入了末流堂地窩子,在大炕邊角過夜,睜開眼,見枕邊有兩只老鼠瞅自己,嚇得趕緊捂頭。身邊的沉香輕聲說:別怕,是松鼠,不纏人。沉香干凈齊整眉清目秀,不像末流小子。空青問:你做啥營生?沉香說:俺在南關賣唱,偶唱旦角,偶扮小生。賞錢拿回地窩子能吃烙餅,白唱一天只喝粥。空青說:看你瘦的,幾天沒得賞錢了?沉香閃著淚花說:七天了,沒得一個大子。空青悄悄把兜里的餅拿給他:快吃,再餓光剩骨頭了。沉香推辭說:不,俺靠本事吃飯,挨餓是空乏我身。俺在涼河邊喊三年嗓子,還不夠,再喊三年,興許成角兒。君遷子叫空青跟老葫蘆到草河城西關,擺攤雜耍設小局。老葫蘆手快,想讓誰中就中,不讓中,看得清楚也中不成。這天賺到十幾塊光洋,老葫蘆哼小曲收攤兒。空青問:天天能賺這些?老葫蘆搖搖頭,窩著脖子低聲說:你生得白凈,來西關閑逛的人信你。空青又問:你心眼兒里讓誰中,誰不中?老葫蘆伸直脖子說:錢捏得濕漉漉,叫他不中。這是為何?錢能握出水,八成是鄉下人,吃苦頭就不再玩賭。若吃甜頭,下個大注,輸了上吊跳河。不在意錢的,讓他猜中,引其掏空腰包下注,咱專吃他們。設局**,回到地窩子,空青有烙餅和豬頭肉吃。沉香還喝稀粥,加老咸菜,喝了粥去涼河邊順風喊嗓子。空青偷偷給他帶烙餅,沉香說啥也不吃。末了餓得喊不出聲音,流著眼淚偷吃半張餅,打自己一個耳光。第五天,空青跟老葫蘆設局,眼瞅天陰下來。突然,老葫蘆卷起家什就跑。邊跑邊喊:局漏了,丟家找光頭幫拿人,跑啊!一群青布衣薄底鞋光頭上刺花人,四路圍堵,抓住老葫蘆。空青是飛毛腿,抓不著。七八個刺花光頭,圍成一圈。空青從人縫中看見,老葫蘆被打得渾身是血,叫喚著在地上打滾。又上去個人,用棍棒朝頭上掄,老葫蘆腦袋開瓢。空青跑回地窩子,哭著告訴君遷子:老葫蘆沒了,腦袋碎一半。君遷子嘆氣說:下賤末流,死就死了。空青愣在那,心里亂極了。沒了老葫蘆,空青不再去西關設局,君遷子引道,他干了末流下賤二十行中的明行。“盜騙乞拐跑,推搓遞險哨,刀火替蠱掃,耍戲匪票道”,空青沒沾這二十行中的暗行。做了腳夫,推夫,吹鼓手,挑擔賣唐探哨,撿破爛,隨丐幫乞討。這一次末流堂得罪了九峰山響馬,空青獨自上九峰山賠罪,給大當家九爺搓澡拿肩,用偏方治老寒腿。得了賞錢,全散給守山門兵丁,下山時沒挨黑槍。回到地窩子沒帶來銀元,照樣喝稀粥,空青從懷中掏出一支駁殼槍,嚇得君遷子,臉色蒼白。空青說:是老九爺看俺用偏方治他老寒腿舒服些,給拿上這個防身。空青擺弄幾下槍,手把熟練。君遷子輕咳一聲,立馬撤掉稀粥,上烙餅和炒菜。臘月,君遷子對空青說:你來末流堂一年,帶你走一圈門子去。先去民國草河城縣府后門,輕輕拍門,出來人開個門縫兒。君遷子把紅紙包裹的銀元遞上,里面人將門縫兒放大一些,拿走銀元。拐個彎兒,去民國草河城城縣警局,輕敲后門,紅包遞進去。再去縣商會會長宅,接著是長刀會、神拳幫、白鬼堂、老兄會,分別遞錢。空青問:為啥接錢人都蒙著臉?君遷子苦笑說:上流與末流不見面,只見銀。此乃上通,不過心也通才是。君遷子到鋪子里買些烙餅果子,麻糖槽子糕。帶著空青去雜八地,撒給討飯的老婦人和小孩子。君遷子說:末流得上下通,不通寸步難行。心通是讓自個安心,暖被窩睡個好覺。他派人給老葫蘆的老娘,送一點錢和米。還沒回地窩子,剛進街口,君遷子淡笑,拍拍空青肩膀說:少爺,下賤一年,過年該回家了。空青一愣,朝街外面望,管家趕一掛大車到了。空青說:君先生,我是王宅七少爺王空青,因犯家法,被趕出宅一年,自謀生路。君遷子說:總有人暗中幫襯,知道你非等閑之輩。你家乃本省大戶,上有場面,下見世面。你嘗到了“賤嗔貪弱險詐丑窮難悲羞苦”,王家未來掌門是你。王空青問:能請沉香,去我家唱堂會嗎?君遷子說:他不會去,末流沒這股勁兒,活不成。沉香再喊幾年嗓子,惦記著成角兒上臺面。君遷子抹一把老淚說:少爺回到上流,勿詛咒末流,誰想下賤?無奈活命罷了。少爺將來做官,勿盡殺末流,老夫便知足了。王空青不知如何回應君先生,深施一禮。抬頭再看時,只見大管家和馬車等著,末流師父君遷子已經無影無蹤!作者/董林(原創小說,版權所有,違者必究。文中內容,勿模仿)
歇后語“狗卷門簾”的下一句是什么
題目 狗掀門簾類型 歇后語答案 全憑一張嘴比喻沒有真本事,只是嘴上功夫厲害.歇后語答案如下:
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狗掀門簾——全靠一張嘴
狗掀門簾——嘴上功夫
兩棵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做工種地全靠它,寫字吃飯也用它。這首兒歌寫的是什么?
這首兒歌寫的是:”手“。解釋分析:此題為一題謎語題目,謎面是”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首先謎面中的”兩棵小樹十個叉“可以聯想到我們每個人的手,都有兩只,兩只手一共有十根手指,所以扣”兩棵小樹十個叉“;因為手指會長的只有指甲,所以扣”不長葉子不開花“,我們的手可以寫字計算繪畫,每天都是我們干活的工具,所以扣”寫字吃飯也用它“,綜合以上,謎底就是”手“。擴展資料:兒歌猜謎自宋代開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節,人們張燈結彩。為了增加節日氣氛,就在燈上粘上謎語,或藏頭詩句,任人商揣,謂之猜燈。就這樣燈與謎結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習成風。“燈謎”因此而得名。也做為專以文義為謎的一個專用名詞沿用至今。初時粘謎于燈上,會有事物謎夾在其中,只是大量為文義謎而已。此后文義謎迅速發展,謎底的文字允許作音、形、義和位置的變化,遂產生了謎格。一棵樹,兩個叉吧 雙手?雙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