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國稅總什么時候提的信息管稅?稅收內控機制建設什么時候提出的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稅收內控機制建設什么時候提出的
應該是2008年提出的。國家稅務總局肖捷局長指出:要把內控機制建設作為稅收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結合稅制、征管、內部行政管.搜一下:稅收內控機制建設什么時候提出的
2,國稅連超幾個月要提稅
1、連續三個月2、一年定額期內累計六個月3、一年定額期月均銷售額超過上個定額期的定額你好!沒說清如有疑問,請追問。提稅?提什么稅?說清楚再給你解答
3,信息管稅和稅源專業化是哪里先提出來的是怎么回事呀
我不會~~~但還是要微笑~~~:)信息管稅和稅源專業化是國家稅務總局先提出來的。國家稅務總局對“信息管稅”的定義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為重點,以對涉稅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為主線,樹立稅收風險管理理念,完善稅收信息管理機制,健全稅源管理體系,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進而提高稅收征管水平。稅源專業化管理是稅收管理主體的專業分工與稅收管理客體的專業分類相統一的一種稅源管理模式。落實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強化稅收管理員責任和義務,全面提高稅收管理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稅源管理質量,必須推行稅源專業化管理。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0月20日聯合發出關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
答案D 提高出口商品退稅率,有利于減輕產品出口企業負擔,為優化結構,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創造了條件,提高產品在國際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紡織品、服裝、玩具等的退稅率,有利于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使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占優勢, 因而在國內有助于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積極財政政策是增加財政支出為主要內容的宏觀調控政策,即以增加財政支出帶動民間投資、促進社會消費和擴大出口潛力。積極財政政策具有復合性,擴大內需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多項政策手段的綜合運用,比如提高了一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了進口設備稅收政策,降低了關稅稅率,對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和國內投資項目,在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殖稅等等。因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商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這是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

5,在電子口岸里查詢提示國家稅務總局已接受但退稅局沒有信息 有時
一般得下個月才會有信息的,稅局應該是以紙質為準的電子口岸的信息傳遞流程是這樣的:企業在電子口岸交單后--幾個工作日內由海關將電子信息傳遞給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接收數據后,會在幾個工作日內提取數據,傳遞給各省稅務機關-----各省稅務機關接收數據后,再傳遞給各市稅務機關。各部門的數據傳遞不是每日進行的,而是幾個工作日內提取數據一次,傳遞數據一次,所以,你的電子數據雖然國家稅務總局已接收,但退稅的各市稅務機關(有的地方是各區的稅務機關)還沒接收到數據。存在一個信息滯后的問題。你只要在電子口岸按期交單,(報關單90天內),不會有問題的。沒有什么信息呢?是報關單信息還是核銷信息?如果是沒有報關單信息,可能是你提交的時間和申報的時間時間間隔太短,報關單信息還沒有傳送到退稅局如果是沒有核銷信息,可能是你沒有核銷或者在電子口岸中沒有提交核銷單信息,再者就是還沒傳送到退稅局 紙質的也已提交退稅局了嗎?和專門負責退稅的稅管員聯系吧,只有稅管員最清楚。
6,國稅總局辦稅導航系統中的單位納稅人的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發票
增值稅納稅申報一、納稅申報的時間從辦理稅務登記的次月起向主管國稅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按時向稅務機關申報的,可向管理分局提出書面申請,辦理延期申報。經主管國稅機關核準后,納稅人在核準的期限內申報。二、納稅申報的期限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申報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限期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三、納稅申報的方式目前主要采用上門申報的直接申報方式和網上申報的電子申報方式。上門申報即納稅人或代理人直接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征收崗位辦理納稅申報。網上申報是納稅人或代理人不需要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申報,而是用網絡傳輸的方式將電子數據文檔發送到稅務機關指定的網頁或電子信箱,并將有關款項及時存入稅款預儲戶;同時在納稅申報期前,將與電子數據相同的納稅申報紙質資料送達申報征收窗口的一種電子申報方式。四、納稅申報時報送的資料:納稅人依法辦理納稅申報時,應向主管國稅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及規定報送的各種附表資料、異地已稅憑證、財務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辦理納稅申報時,應報送下列資料:(1)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資料;(2)《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一般納稅人);(3)《發票領用存月報表》;(4)《增值稅(專用發票/收購憑證/運輸發票)抵扣明細表》;(5)《增值稅專用(普通)發票使用明細表》;(6)《增值稅進銷項稅額明細表》(《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一)》);(7)《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1-95項指標);(8)《增值稅零、負申報原因說明》;(9)《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10)申請抵扣的進項憑證;(11)境內或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12)其它規定的納稅資料及有關證件。其中,下列納稅人還需分別報送以下資料:A .總分支機構納稅人應報送下列資料:(1)《總分支機構稅收情況明細表》(本地分支機構);(2)《分支機構銷售明細表》(外地分支機構)。B.加油站納稅人應報送下列資料:(1)《加油站月銷售油品匯總表》;(2)《加油站加油信息明細表》;(3)《成品油購銷存情況明細表》。C.使用稅控收款機(包括普通收銀機加裝稅控盒)納稅人應報送《稅控收款機營業報表》。D.福利企業應報送:《福利企業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E.增值稅直接免稅的企業應報送下列資料:(1)《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96-101項指標);(2)《增值稅減免企業年度結表》。F.增值稅即征即退生產企業應報送:《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第102-103項指標。G.增值稅減半征稅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應報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減半征收增值稅申報附表》H.廢舊物資經營單位應報送下列資料:(1)《廢舊物資購銷存月報表》;(2)《廢舊物資收購明細表》;(3)《廢舊物資銷售明細表》。I.舊貨經營單位應報送:《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第104項指標;J.出口免抵退稅企業應報送下列資料:(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稅明細申報表》;(2)《生產企業進料加工抵扣明細申報表》(進料加工業務企業適用);(3)《生產企業進料加工貿易免稅申請表》(發生退稅業務時填報);(4)《生產企業進口料件明細表》(發生退稅業務時填報);(5)《生產企業“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發生退稅業務時填報);(6)《生產企業出口貨物退稅明細申報表》(發生退稅業務時填報)。K.列入總局監控的企業應報送:(1)全國重點企業稅源狀況月報表(企業表)(2)全國重點企業稅源狀況月報表(產品表)2、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應報送下列資料:(1)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資料;(2)《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3)《發票領用存月報表》;(4)《普通發票使用明細表》;(5)《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附報指標》。小規模納稅人中屬于總分支機構、加油站、稅控收款機使用單位、福利企業、增值稅直接免稅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生產企業、增值稅減半征稅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廢舊物資經營單位以及舊貨經營單位(上述A、B、C、D、E、F、G、H、I類)的,除《增值稅納稅申報附表》及其相關指標外,其它附報資料的要求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相同。五、應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各主管國稅分局的納稅申報窗口。
7,7月1日起稅務改革有哪些變化全部都在這里
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消費立稅;7月1日起,《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合作工作規范(3.0版)》全面實施;7月1日起,稅務稽查案源將這樣管理;7月1日起,按季申報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后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13號)的規定要求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一、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這是繼營改增全面推開后,我國推出的又一重大稅制改革。 本次改革就是把過去礦產品按照銷售量的從量定額征稅方式,改為按照銷售價格進行征繳的從價計征方式。也是在對原油、天然氣、煤炭等6個品目資源稅實施從價計征改革試點基礎上,開始對絕大部分礦產品實行從價計征,同時清理全部資源收費。此外,此次改革由中央統一規定了礦產品的稅率幅度,在規定的幅度內,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擬定或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為落實資源稅改革政策,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2016年第38號公告對原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進行了全面修訂。形成了《資源稅納稅申報表》、《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一)》(原礦類稅目適用)、《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精礦類稅目適用)、《資源稅納...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消費立稅;7月1日起,《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合作工作規范(3.0版)》全面實施;7月1日起,稅務稽查案源將這樣管理;7月1日起,按季申報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后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13號)的規定要求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一、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這是繼營改增全面推開后,我國推出的又一重大稅制改革。 本次改革就是把過去礦產品按照銷售量的從量定額征稅方式,改為按照銷售價格進行征繳的從價計征方式。也是在對原油、天然氣、煤炭等6個品目資源稅實施從價計征改革試點基礎上,開始對絕大部分礦產品實行從價計征,同時清理全部資源收費。此外,此次改革由中央統一規定了礦產品的稅率幅度,在規定的幅度內,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擬定或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為落實資源稅改革政策,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2016年第38號公告對原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進行了全面修訂。形成了《資源稅納稅申報表》、《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一)》(原礦類稅目適用)、《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精礦類稅目適用)、《資源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三)》(減免稅明細),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五部分:一、將原資源稅兩張納稅申報表修訂為一張主表、三張附表,既適用于從價定率征收的納稅人填報,也適用于從量定額征收的納稅人填報。主表反映從計稅依據(包括計稅銷售量、計稅銷售額)到應納稅額和應補(退)稅額的計算過程,簡明扼要。附表主要反映計稅依據的算過程以及減免稅項目有關情況,反映應稅產品銷售額需要折算、換算或者扣減運雜費、外購礦購進金額等情況。納稅人在填寫附表后,主表相關數據項由系統自動生成,無需納稅人再次填寫,僅需簽章確認(特殊情況下需要手工先填寫附表、再填寫主表的例外)。 二、將全部資源稅稅目(水資源除外)按征稅對象歸納為原礦和精礦兩大類稅目填報。同時明確:煤炭、原油、天然氣、井礦鹽、湖鹽、海鹽等稅目視同原礦類稅目填寫附表(一);以金錠和原礦加工品為征稅對象的稅目視同精礦類稅目填寫附表(二)。 三、納稅人開采原礦類稅目需要填寫附表(一),開采精礦類稅目需要填寫附表(二);兩類稅目均開采,則附表(一)、(二)均應填報。凡不涉及減免稅項目的納稅人不需要填寫附表(三)。從量計征資源稅的納稅人不需要填寫應稅產品銷售額之類的數據項。 資源稅申報表由過去的兩張主表修改為一張主表、三張附表,雖然表樣增多,但并沒有增加納稅人填寫申報表的工作量,同時又規范了資源稅納稅申報工作,符合征納雙方稅收風險防控的需要。 四、規范了油氣資源稅的填報。在附表(三)中,要求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的減征比例按下列公式計算填寫:減征比例=(綜合減征率÷適用稅率)×100%;綜合減征率=適用稅率-實際征收率。 五、規范了煤炭資源稅的填報。在附表(一)中,比照其他礦產品設計了煤炭的平均選礦比,其計算公式為:平均選礦比=1÷平均綜合回收率;綜合回收率=洗選煤數量÷入洗前原煤數量×100%。二、合作工作規范全面推開營改增、資源稅改革和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對深化國稅、地稅合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為積極應對改革的迫切要求、稅務人的普遍呼聲和納稅人的熱切期待,按照問題導向、持續深化、便于落實的原則,稅務總局對《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合作工作規范(2.0版)》進行了修訂完善,升級為3.0版。3.0版保留了2.0版全部44個合作事項,重點修訂了其中13個合作事項,新增了7個合作事項,合作事項總數為51個。3.0版的實施,將有利于進一步統籌國稅、地稅兩方資源,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推動國稅、地稅服務融合、征管協同、信息共享、經驗互鑒,實現國稅、地稅合作全面升級。 三、稅務稽查案源管理辦法四、首次申報納稅人納稅申報所需資料: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 (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本表由銷售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其他小規模納稅人不填報。 (三)《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本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共用表,享受增值稅減免稅優惠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需填寫本表。 發生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費用、技術維護費以及購置稅控收款機費用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也需填報本表。 僅享受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免征增值稅政策或未達起征點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需填本表。
以上就是有關“國稅總什么時候提的信息管稅?稅收內控機制建設什么時候提出的”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