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為什么要發展農業?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1、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2、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農民、農村的生活質量。一、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能保障糧食安全,并逐步縮小城鄉之間人均收入上的差距。二、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能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三、只有發展現代農業,才能不斷地增加農民收入
2,為什么要發展精準農業
精準農業,是由信息技術支持的、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其基本涵義是根據作物生長的土壤性狀,調節對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塊內部的土壤性狀與生產力空間變異;另一方面確定農作物的生產目標,進行定位的“系統診斷、優化配方、技術組裝、科學管理”,提高土壤生產力,以最少的或最節省的投入達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環境,高效地利用各類農業資源,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發展精準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形式,它可以節約使用資源、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精準農業是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新潮流。
3,為什么要發展節水農業
1、建設節約型社會要緊緊圍繞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因此發展節水農業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的重要一環。2、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國的45%,但水資源僅占全國總量的9.7%,以全國第三產糧大省河北為例,用占全國0.7%的水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養育了全國5%的人口。但這是以嚴重超采地下水為代價換來的。所以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日益重要。 節水農業是大勢所趨,不會是什么問題吧。但節水農業成本高、投入大,需要借助農業生產項目的獎金及技術的支持。為什么說說轉不到微頻道如果沒有了水人類就會枯竭因為水十分缺少眾多周知,世界缺水。

4,為何要進行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據報道,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產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產方式所取代,但是目前經營規模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有助于引領適度規模經營,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農業經營規模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核心就是要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形成有利于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創新與運用的體制機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增強了農業農村的內在活力和動力。分析人士稱,稻田綜合種養是最切實可行的,還彌補了單純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弊端,由于水稻生產和水生動物之間形成了良性利用,可以少用或不用化肥和農藥,改善土壤的面源污染,可謂一舉多得。據悉目前四川崇州市也已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2016年,崇州市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38家,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1.2萬畝;稻田綜合種養水產品實現增收1529萬元;又提高水稻附加值50%以上,實現稻谷增收1000余萬元。發展現代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歷史的必然進程,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治本途徑,也是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2050年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做到五個“堅持”。一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二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三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依靠科技創新。四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制。五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
5,為什么要發展現代農業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關系百姓生計的民生產業。《建議》從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全局出發,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發展現代農業,是推動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支持。在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始終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準則。近10年來,我國糧食消費增加了約1000億斤,蛋類消費增加4成,肉類增加5成,水產品增加6成,奶類翻了兩番。今后一個時期,正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農產品需求持續快速擴大,保障農產品供給面臨巨大挑戰。同時,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價格波動也越來越敏感,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更為在意。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中,如果農業發展跟不上,主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出了問題,人民日常生活受影響,通貨膨脹風險加大,整個社會就難以安定,現代化建設全局就會受到影響。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夯實農業基礎,努力使農業現代化與工業現代化、城鎮化進程相協調。第二,發展現代農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雖然我國農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稅收的貢獻率確實在下降,但農業仍然是關系農民生計的最大產業。目前全國還有近3.2億勞動力靠農業為生,農民純收入中有49%左右來自農業。必須看到,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集約經營,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條,靠農業增收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我國不僅有近18.3億畝耕地,還有60億畝草原、42.7億畝林地、42億畝大陸架漁場、2.6億畝內陸水域,用現代經營方式和科學技術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向農業廣度和深度要效益,仍可以為農民增收提供廣闊空間。第三,發展現代農業,是應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必由之路。當前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引發了農業發展的深刻轉變和農村社會結構的深刻轉型,一些地方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之道一方面是引導農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另一方面是發展覆蓋全程的農業產業生產經營服務,在農戶經營基礎上把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合算的環節交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其他服務組織去干,通過社會化、專業化服務解決農戶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只有把現代農業搞好了,才能防止出現農業萎縮、農業凋敝的狀況。第四,發展現代農業,是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農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近幾年,我國農產品進得多、出得少,已經由傳統的農產品貿易順差國家,轉變為逆差國家。特別是我國大豆產業遭受了巨大沖擊,奶制品、食用油產業遭受的沖擊也日益顯現。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實質上是生產條件、科技含量和經營方式的競爭,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較量中立于不敗之地。(1) 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存在著缺陷和弱點。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因此,發展農業不能單純依靠市場調節。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國家對農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表現。(2)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大事。(3)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要求。(4)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有利于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以上就是有關“為什么要發展農業?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