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期債先抑后揚,前半周股市持續上漲、國內防疫政策放松,對債市構成壓力。后半周央行持續加碼逆回購操作、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并未顯示貨幣政策拐點到來,均對債市形成短期提振。目前市場的關注點更多在資金面,其次是經濟復蘇。
資金面來看,最近一周資金需求明顯升溫,R007、DR007利率從6月23日的1.7263%、1.6135%分別上行76BP、44BP至周三的2.486%、2.0565%,接近甚至超過央行7天期逆回購操作的政策利率2.10%。一方面,地方債發行在6月繼續加速。截至6月29日,6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已達19336.61億元,超越2020年5月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在跨半年時點,商業銀行減少對非銀的資金融出以滿足廣義信貸要求,R007-DR007之間的價差也擴大了30個BP,被迫造成流動性分層摩擦。
近期的利率上升可能并不代表貨幣政策已經開始邊際收緊,更多反映的是季末效應。后續貨幣政策何時收緊,除了基本面的變化,還有資產價格的影響。如果出現套利行為或者資產價格出現加速上升,那么貨幣政策邊際調整的概率將提升,但目前這個跡象尚不明顯。
為維護流動性平穩,央行積極加大逆回購投放。自上周五以來,央行在公開市場上每日進行600億元、1000億元、1100億元、1000億元、8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實現每日資金凈投放,也展現出對資金面的呵護態度,有助于消除市場對資金面波動的擔憂。
周三,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中指出,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統籌抓好穩就業和穩物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相比一季度例會,央行刪去了“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增加了“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支持普惠小微企業穩定就業”“推動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盡快落地”,同時將“用好普惠小微再貸款支持工具”修改為“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

經濟基本面來看,周四公布的6月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重返榮枯線上,印證了經濟修復的態勢。其中,官方PMI為50.2,高于前值49.6,但略低于預期50.5,非制造業PMI為54.7,高于前值47.8和預期50.5。在五大分項中,生產端拉動明顯,得益于前期保企業、保運行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從需求端來看,新訂單回升,但新出口訂單回升更加明顯,表明內需仍然存在一定壓力;原材料購進價格與出廠價格的差值進一步收窄,指向企業利潤存在改善的空間。
防疫政策調整是影響經濟持續修復的一個中間變量。如果政策逐漸朝放松的方向變化,債市調整的壓力可能就比較大,這個因素可能會超越財政的影響。周二,國家衛健委宣布縮短隔離管控時間,將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周三,工信部網站信息顯示,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措施不斷放松,經濟基本面改善是大概率事件,而經濟改善的持續性,即經濟修復的斜率,才是影響債市中長期走勢的核心變量。看經濟修復斜率,關鍵是要看社融修復的斜率,最終還是落到資金面上。目前,美聯儲加息的影響邊際減弱,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能更加注重對國內經濟的托底,寬信用的進度相較流動性寬松依舊緩慢,債市下方支撐較強。(作者單位:中輝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