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9日,玉米、玉米淀粉2209合約盤面價差維持在-440元/噸的位置。筆者從基本面角度分析,認為二者存在走擴的可能。玉米淀粉以玉米為原料,二者價格走勢基本一致。玉米淀粉價格變動除了受到玉米原料波動影響外,還會受到自身基本面因素的影響,二者價差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波動。
統計自2015年以來玉米、玉米淀粉價差數據,可以看到,二者價差基本維持在100—600元/噸區間波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2015—2017年處于我國深加工行業發展黃金期。在此期間,黑龍江省、吉林省對于玉米深加工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補貼,使得玉米、玉米淀粉價差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自2017年以后,玉米、玉米淀粉價差基本維持在300—600元/噸區間波動。
下面對2021/2022年度玉米、玉米淀粉價差走勢進行回顧。去年10月至今年1月,玉米、玉米淀粉價差整體呈現縮小趨勢。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去年10月以后,隨著天氣轉冷,淀粉糖需求開始轉差,進而使得玉米淀粉需求下降。另外,成本端支撐逐漸轉弱,第四季度屬于玉米新作上市時期,玉米價格整體處于季節性低點,這也會使得玉米淀粉價格弱勢運行。2022年1月至3月,玉米、玉米淀粉價差開始走擴。主要是因為玉米價格走高,支撐玉米淀粉價格上漲。從3月開始,玉米、玉米淀粉價差開始走縮,主要是受部分地區疫情的影響,玉米淀粉消費量環比下降,庫存增加,進而壓制玉米淀粉價格。
隨著各區域疫情陸續好轉,各區域生產活動正常運行,下游行業對淀粉的需求逐漸增加。基于當前的玉米、玉米淀粉價差,筆者認為,二者價差大概率會呈現走擴趨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原料端成本支撐。根據玉米供需平衡表數據分析,2021/2022年度,國內玉米產量同比增加2000萬噸。不過,由于小麥價格走高,飼料企業配方中增加玉米添加比例。據測算,2021/2022年度,飼料企業玉米用量同比增加712萬噸。另外,考慮到進口谷物數量同比減少、飼用稻谷消費量不及預期等因素,6—9月,玉米價格依舊維持振蕩偏強運行。玉米淀粉以玉米為原料,原料價格上漲,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支撐玉米淀粉價格上行。
第二,季節性規律。玉米淀粉下游消費主要集中在淀粉糖、造紙、食品、啤酒等行業,其中淀粉糖消費占比約56%。因為淀粉糖需求具有相對明顯的季節性特點,所以玉米淀粉消費也會呈現較為明顯的季節性。一般來說,夏季和節假日為玉米淀粉消費旺季。根據歷史數據可知,2—3月一般為玉米淀粉累庫階段。隨著天氣轉暖,玉米淀粉消費陸續進入旺季,處于去庫存階段。2022年,疫情使得玉米淀粉庫存持續累積。不過,隨著各地疫情陸續好轉,淀粉消費有望好轉,屆時庫存有望陸續去化。
第三,安全邊際高。目前,玉米淀粉加工成本在450—550元/噸,不同區域、不同企業的生產成本會有一定差異。同時,玉米、玉米淀粉價差維持在-440元/噸,盤面加工利潤處于虧損區間,繼續走縮空間較小,二者價差安全邊際較高。另據統計,玉米淀粉漲跌幅度大于玉米,當玉米價格上漲時,玉米淀粉價格漲幅一般會大于玉米。參考最近3年的數據,筆者認為,玉米、玉米淀粉價差繼續走縮空間有限。基于賠率的角度,參與玉米、玉米淀粉價格走擴是相對合適的。(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