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指數呈現走高趨勢。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相對于一攬子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勢的指標,美元指數上漲意味著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增強。這一趨勢的背后,倒是涉及到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
美國經濟數據的穩定增長和出現的跡象表明其它國家經濟增長的放緩,已經促使投資者將資金從其他貨幣撤出,而將其轉向美國。美元的有效匯率在2014年開始走高,并在2018年遠離了歷史低點。
美元指數的上漲不僅彰顯美國經濟實力在增強,同時也暗示著其他國家經濟上的疲軟。這一點,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一方面,中國本身的經濟結構調整,長達三十多年以來基于出口模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在出口受制和全球貿易風險上升的情況下,中國需要內部增長的動力;另一方面,美國在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占有明顯優勢的同時,美國化工產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增強,而這些都在削弱中國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但是,全球經濟的變化未必意味著美元長期穩定增長。隨著全球市場協同作用的不斷增加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國內改革加速推進,未來會逐漸形成多極經濟格局。因此,力求實現更高增長水平和經濟更加均衡、可持續的過程,才是行之有效的對策。
總的來說,之所以美元指數上漲,是基于美國經濟增長優勢明顯的背景下,其他國家的貨幣供給和需求相應趨于偏弱,資金轉向美國的情況增多。而隨著全球經濟體利益越來越嵌入在彼此之間,美國就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獲益機會,這一點也可能會為美國財政構成更大壓力,其外交、貿易政策也需要相應的調整。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