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乙二醇的供應新增主要關注新裝置的投產進度。而老裝置的供應與利潤掛鉤,如果烯烴鏈利潤全面修復,那么可能會看到開工率全面回升。因此,從長線看,乙二將維持偏弱局面。
5月下旬,乙二醇價格先抑后揚。期貨主力2209合約跌至4900元/噸附近后振蕩回升,端午節后回到5000元/噸以上,價格依舊處于年內振蕩區間。不過,乙二醇估值卻在悄然修復,主要因為原料走勢偏弱,疊加需求回升預期,短期市場基本面回暖。在此背景下,乙二醇價格重心緩慢抬升,中長期供應充裕的預期將限制乙二醇的彈性。
烯烴偏弱產生拖累
4月以來,烯烴和芳烴市場出現分化。其中,乙烯和丙烯等輕質化工原料走勢偏弱,而純苯、MX、PX等芳烴類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是5月中旬以來,芳烴市場加速上漲,烯烴跌勢難止,導致PTA價格走勢持續強于乙二醇。6月初,CFR東北亞乙烯價格跌至1030美元/噸附近,較4月初的1400美元/噸下跌370美元/噸,跌幅達到26%;芳烴中的純苯價格從4月的1150美元/噸以下漲至1490美元/噸附近,漲幅近30%,PX漲幅也在25%以上。
烯烴和芳烴持續“劈叉”,主要因為北半球夏季出行旺季導致汽油需求增長,提振芳烴類的調油需求,導致芳烴持續走強。在成品油利潤持續好轉的同時,煉廠開工的提升導致輕質石腦油產量增加,疊加需求偏弱,烯烴類跌勢難止。烯烴類弱勢對輕質石腦油的拖累明顯,導致石腦油價格持續走低。整體來看,上游石腦油和烯烴的弱勢導致乙二醇的成本重心下移,對其產生明顯的拖累。乙二醇價格圍繞5000元/噸上下波動,加工利潤卻在悄然修復,石腦油一體化制乙二醇的單噸利潤從-280美元回升至-190美元附近,外采乙烯法的單噸利潤從-270美元修復至-100美元附近。
除了石腦油和乙烯外,國內乙二醇還存在合成氣法及甲醇MTO路線,這兩種都是與煤價密切關聯的乙二醇生產工藝。而國內煤價走勢相對平穩,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成本推動。
港口庫存水平上升
今年以來,乙二醇港口庫存水平持續上升。5月,乙二醇港口庫存達到120萬噸。雖然與150萬噸歷史高位相比并不高,但是在國產化的進程中,乙二醇的進口依存度持續下滑。據統計,5月,乙二醇月度進口量從2020年100萬噸左右的高位降至70萬噸以下,而4月的進口量只有57萬噸。國內廠對廠的供應增加,工廠自有罐容也有所上升,所以對港口儲罐的需求有所下降,倉儲企業也對乙二醇罐容進行了一定壓縮。因此,對國產化不斷提高的乙二醇市場來說,120萬噸左右的港口庫存已經是偏高水平。這意味著目前市場貨源充裕,壓制乙二醇市場的彈性。
市場銷售穩中向好
端午節后,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有力提振了市場情緒,物流和商超的恢復為消費回升提供了前提條件。近期,乙二醇下游的聚酯滌綸產品銷售逐漸好轉,企業庫存有所下降。截至上周五,POY庫存指數為27.4天,DTY庫存指數為34天,FDY庫存指數為26.6天,比5月下旬的高點下降1—2天。聚酯行業整體開工率已經從4月底的80%以下恢復至84%,整體處于緩慢恢復的過程中。
從時間上看,目前已經進入行業的傳統淡季,高溫、限電等在往年會成為限制夏季終端開工率的因素。今年“金三銀四”的旺季已經結束,從服裝的季節性看,目前處于秋裝的生產周期,但是今年部分春裝庫存可以在秋季銷售。因此,上半年旺季生產與銷售的缺失可能不會在淡季回補,對下游需求更多是寄希望于下半年的旺季。因此,從需求角度看,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后市將維持穩中向好走勢,對乙二醇的需求也將同步回升。
綜上所述,因原料偏弱對乙二醇的拖累明顯,疊加港口庫存處于偏高水平,限制乙二醇價格的彈性。乙二醇相比PTA表現偏弱,至今維持5000元/噸上下波動的局面。不過,近期隨著成本持續走低,而需求預期回升,乙二醇估值在悄然修復。展望后市,乙二醇的供應新增主要關注三江100萬噸新裝置的投產進度,老裝置的供應與利潤掛鉤,如果烯烴鏈利潤全面修復,那么可能會看到開工率全面回升。因此,從長線看,乙二醇供應充裕,后市將維持偏弱局面。(作者期貨投資咨詢證編號Z0011355)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