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對2020年年初全國疫情暴發前后經濟、政策、資金面及期債走勢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目前期債市場高點已現。在基本面改善、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寬信用及資金面收緊的影響下,未來國債收益率將逐步抬升,期債市場大概率出現一波下跌行情。
期債市場從5月初開始上行,5月底達到階段性高點,并創2021年以來新高。引導本輪期債上漲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預期悲觀;第二,利率回落至極低水平,目前資金利率接近2020年年初時期水平,成為推動期債市場上行的主要動力。未來疫情形勢依然是影響期債走勢的關鍵因素。通過對2020年年初全國疫情暴發前后經濟、政策、資金面及期債走勢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目前期債市場高點已現,長期將承壓。
2020年年初債市回顧
2020年疫情對國內宏觀經濟、金融及政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增長方面,受疫情影響,全國范圍內實施嚴格的管控措施,企業大量停工,生產大幅回落,同時消費受收入及居家的限制大幅回落。供需雙弱導致經濟大幅回落,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季表現。
第二,宏觀政策方面,政府密集出臺相關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穩經濟和保就業。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是通過降準、降息和貨幣直達工具為實體提供寬松的貨幣環境。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降稅、為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減免租金等。
第三,資金面寬松。一方面資金需求受經濟活躍度下降影響大幅回落,體現在社融大幅回落、銀行存款的快速回升;另一方面,寬貨幣導致貨幣供應回升。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快速上升,銀行資金面積極寬松,DR001長期維持在1%下方。
由于經濟壓力大、政策偏松及資金面充裕,當時國債收益率出現持續下行走勢,期債也走出一波牛市行情。
2020年4月底,武漢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國各地的疫情形勢均好轉,企業和工廠開始復工復產,2020年5月份復工進度加快,經濟出現脈沖。2020年4月份各項經濟數據全面回升,二季度GDP環比大幅回升。一是生產快速恢復,二是需求逐步恢復,消費恢復的速度較慢。同時,由于經濟的快速回升,社融快速增長,寬貨幣政策也逐步見頂,慢慢轉向寬信用。受資金供需逆轉影響,DR007快速回升至政策利率附近,而后超過政策利率。國債收益率從2020年5月份開始逐步走高,期債市場出現趨勢性下跌行情。
國債收益率將逐步抬升
從各項數據可以看出,當前疫情形勢已明顯好轉。第一,全國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行;第二,上海和北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上海已經復工,北京大部分區域已解封;第三,社會病例數大幅回落,傳染鏈逐步得到控制。
當前階段跟2020年4月底較為類似,按照經驗,我國的經濟和政策將呈現以下特征:
第一,經濟短期底部已經出現,5月份PMI快速回升,預計其他經濟和金融數據也將探底回升。短期經濟可能出現脈沖,高點有可能出現在6月份。不過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肯定小于2020年,因為防疫政策的變化,除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生產下降嚴重外,其他地區影響不大,從產能利用率可以看到,中上游商品的生產并沒有發生較大變化。筆者預計本輪疫情將在6月份得到有效控制,而后經濟短期迅速恢復,生產特別是消費快速回升,同時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在穩增長政策支持下慢慢恢復,疫情后的經濟表現不會悲觀。
第二,貨幣政策空間有限。4月份降息預期落空,5月份MLF利率維持不變,央行貨幣政策的空間和節奏仍相對謹慎。隨著疫情緩解,筆者預計央行進一步降準和降息的空間有限,貨幣政策重心將逐步轉向寬信用。
第三,資金面大概率收緊。從資金面看,當前的流動性比較寬松,主要原因是當前經濟形勢導致較弱的信用,實體資金需求的快速回落使得銀行體系的超儲率回升,同時資金流向金融市場,資金供給增加。當前的資金利率已經回落至兩年來的低位。隨著疫情的緩解和寬信用的顯現,融資需求逐步回升,將逐步推升資金利率。
在基本面改善、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寬信用及資金面收緊的影響下,預計未來國債收益率將逐步抬升,期債市場大概率出現一波下跌行情。操作上建議逢高做空。(作者期貨投資咨詢證編號Z0001585)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