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后,指數市場逐步振蕩反彈,走勢逐漸企穩,上證綜指重回3100點上方,三大指數月K線均收紅,顯示市場情緒明顯好轉。此前制約市場的一些負面因素正在被市場充分消化,伴隨海內外宏觀環境的轉暖,三大指數不斷修復,目前已接近3月份的振蕩平臺。
國內方面,領先指標PMI已開始底部反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制造業PMI讀數為49.60%,明顯高于4月的47.60%,接近榮枯線水平,表現好于市場預期。供需兩端邊際向好,讀數上,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較上月回升5.3、5.6個百分點,達到49.70%與48.20%,供需兩端表現均好于市場預期。生產端,結構性分化仍是主要特征,一方面,化纖橡膠塑料制品、專用設備與汽車等行業生產指數較上月提升10.0個百分點以上,筆者認為這與前期上海率先對重點產業復工復產有關。另一方面,大型企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中小企業仍低于榮枯線,側面反映生產端復蘇仍主要體現在上游。需求端,內需恢復快于外需,數據上看,新訂單指數與出口訂單指數均邊際好轉,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反彈幅度更大。5月中旬八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大增7.20%,反映4月積壓的海運貨運量得到有效消化。
當前國內環境處于現實邊際改善且政策預期強修復的雙向支撐階段。特別是5月中旬之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物流運輸趨于暢通,港口吞吐量同比也迎來了顯著回升,經濟運行逐步向常態化水平靠攏。現實向好的同時,國內穩增長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各地政府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相關政策在貨幣、財政、基建、地產等多個層面進行托底,中期將為信貸、消費的回暖提供助力,推升經濟復蘇預期的同時使得A股市場獲得有力支撐。
海外方面,美元流動性收縮的影響在降低。雖然上周公布的核心PCE數據維持了環比的強勢,但美聯儲公布的FOMC5月會議紀要顯示出成員們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意味著在前期強烈的加息過后,后續的加息很可能因為經濟面臨的挑戰而放緩。因此,無論是加息終點的預期回落還是美國經濟面臨的衰退風險,都使得市場預期美聯儲的鷹派態度將出現軟化。此外,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全球工業供應鏈問題將得到極大改善,雖然俄烏沖突所導致的能源及糧食問題仍會對物價波動產生影響,但總體上通脹最為高漲的時刻已經過去,未來美聯儲很難更快速地加息縮表,美元流動性收縮的影響在降低。

總體看,當前市場類似于2020年4—6月的疫后修復行情。國內疫情形勢好轉,經濟數據出現改善跡象,釋放復工復產積極信號,工業明顯修復,消費漸漸改善。當然今年面臨更大的內外部壓力,因此為了盡快扭轉信用需求不足等問題,保障市場主體并為下半年經濟反彈創造有利的條件,筆者認為今年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與持續性甚至會強于2020年。對股市而言,企業經營與利潤修復需要時間,但寬信用政策將改善市場預期,提供超額流動性。通常情況下,A股市場在流動性充足時期,成長類標的的表現普遍強于大盤藍籌,題材股表現也強于價值股,所以中期多IC空IH的策略仍然有效,特別是近期市場資金存量博弈特征明顯,權重個股輪動有所松動,資金市值偏好下沉,帶動中證500持續表現強勢。(作者期貨投資咨詢證編號Z0014172)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