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積極信號,經濟穩增長政策頻出,市場對經濟復蘇預期加強,對避險資產需求下降,國債面臨回調。
經濟存在向好預期
今年國內經濟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前三個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為4.8%、0.4%、3.9%,低于今年經濟增長預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11月國內出口總額為3291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9.09%,遠低于去年同期30%的漲幅。特別是8月份以來,國內出口金額增速大幅下挫,10月、11月更是出現了負增長。這說明隨著海外通脹的持續,海外市場購買力下降的態勢已經開始顯現,未來國內經濟將更加依靠內循環,這在近期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有所強調。
目前,市場對于明年國內經濟的預期逐漸轉好。其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的經濟增速恢復至5%左右。疫情防控、貨幣調節、房地產政策、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導向也都以促進經濟復蘇為準,其中尤以擴大內需為主。其二,房地產行業表現低迷,并增加了市場風險,但是11月份以來,政府接連出臺多個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預計明年房地產行業有望回暖。其三,國內疫情防控措施逐漸優化,疫情對于國內經濟的影響會逐漸消除。基于上述三點的判斷,我們認為明年國內經濟將穩步復蘇,市場的信心也將得到修復,加之目前國內股市市盈率也處于偏低水平,后期國內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上升,對于債券的避險需求將下降。
貨幣環境維持穩定
目前,國內M2存量為2647000億元,同比增速12.4%,國內市場的流動性充裕。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貨幣調節趨于穩健,央行更多是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逆回購對流動性削峰填谷。明年的貨幣政策環境定調仍偏寬松,畢竟在目前國內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充足的流動性是需要保證的,這實際上對國債起到了較強的支撐作用。即使在避險需求下降的前提下,國債也不具深跌基礎。

臨近年底,國內市場進入資金季節性短缺的時期,央行為了呵護資金面在12月份加大了MLF續作量,當月續作6500億元,超額續作1500億元。與此同時,12月16日以來,央行開始加大逆回購投放量。整體來看,央行近期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預計年底的資金需求高峰能夠平穩度過,短期利率波動對于國債的影響不大。
后市預測
綜上所述,由于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的推出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市場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加強。而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明年的經濟前景更加明朗,市場信心進一步得到提振,市場避險的需求有所下降,對國債產生一定的利空作用。不過,目前國內貨幣環境趨于穩定,國債整體強勢的基礎并沒有被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國債短期存在一定的回調需求。 ? (作者單位:新疆果業)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