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債市的四條主線處于多空相互制約的狀態,強預期與弱現實、寬信用預期與寬貨幣現實交替影響債市,短期資金相對偏低與長期資金持續堅挺影響利率的上下限,海外美聯儲的“短鷹”與“長鴿”影響著市場風險偏好。在此環境下,期債維持區間振蕩格局。
首先,強預期與弱現實相互交織。一方面,地產政策信貸、債券、股票“三箭齊發”的融資支持是強預期,防疫政策優化“二十條”和“新十條”是強預期。周三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指出,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內需拉動作用,建設更加強大的國內市場,進一步強化國內經濟復蘇預期。另一方面,就客觀數據而言,周四公布的11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數據均低于市場預期和前值,拿地與銷售領先指標及地產投資同比下跌。從流行數據來看,放寬防疫措施后,疫情可能會在1個多月內達到高峰,商場、餐飲業等各行業再次受到影響。
其次,寬信用預期與寬貨幣現實相互交織。一方面,11月信貸和社融增量數據不及市場預期,顯示出當前寬信用進程受到影響。在外需回落背景下,需要穩增長政策不斷加力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進而帶動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結構性政策支持等領域的信用擴張。另一方面,代表廣義貨幣供應指標的11月M2增速為12.4%,創下2016年4月以來最高。與此同時,近日央行行長易綱發表文章表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要完善貨幣政策體系,維護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有條件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線形態。
再次,短期資金相對偏低與長期資金持續堅挺相互交織。一方面,周四央行超量1500億元續作MLF,加之12月5日降準落地,銀行間資金面整體維持基本平衡,存款類質押式隔夜DR001、7天DR007回購利率分別在1%、1.7%附近運行,低于央行7天期逆回購操作政策利率2%。另一方面,1年期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為2.6%、2.9%,已經接近甚至超越1年期MLF操作利率2.75%,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仍呈上升勢頭,銀行理財和純債基金的贖回憂慮并未有效緩解,也是抑制債市情緒不可忽視的因素。

最后,海外美聯儲“短鷹”與“長鴿”相互交織。一方面,周二晚間公布的美國11月CPI數據進一步回落且同環比均低于市場預期,這延續了10月超預期下行的勢頭,也強化了12月加息降速的預期,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邊際拐點得到確認。周四凌晨,美聯儲如期加息50個基點,聯邦基準利率提升至4.25%—4.5%的15年新高,“點陣圖”將明年終端利率上調至5.1%,略超市場預期,并預言2024年之前利率保持高位、不會降息,市場對此作出鷹派解讀。
總而言之,當下經濟雖然表征不強但其中蘊含著正面因素,經濟短空長多,構筑利率運行區間,對于未來經濟的積極預期決定利率波動的上限,而短期經濟數據偏弱又限制了向上的空間。這就意味著,短期利率會維持在一定區間運行,未來走勢在經濟整體向上中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技術操作上,三大期債主力合約大概率處于20日動態區間振蕩,60日、120日中長期均線有壓力,近期低點有支撐,區間高拋低吸為主。(作者單位:中輝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