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庫存周期角度來看,明年有望進入補庫階段。從風格角度來看,市場結構有望重塑,價值板塊或許會更強勢一些。
站在年底這個時間點,讓我們回顧一下2022年的宏觀背景:從歐美通脹居高不下,到海外主要央行輪番“競爭性”加息,疊加俄烏沖突對供應鏈施壓進一步加重通脹。在這樣的壓力下國內宏觀主線則是經濟修復及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股指走勢全年呈現弱勢,雖然其中亦有反彈,但指數整體重心下移。從期指標的來看,滬深300和上證50明顯弱于中證1000和中證500指數。
海外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和加息伴隨著主要貨幣波動率的抬升,這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不過國內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適時釋放了穩定資本市場的信號。展望后市,美國通脹同比已經見頂回落,疊加衰退擔憂加劇,明年上半年迎來加息高點的概率不斷增加。美元向振蕩偏弱轉換構成明年的基礎格局,這有利于歐洲通脹壓力的緩解,也利于亞洲制造業國家經濟的企穩。
從風格結構上來看,2022年兩波較明顯的反彈有明顯的風格特點,一般都是成長風格“打頭陣”,隨后以價值風格收斂結束。從庫存周期角度看,2020年年中到2021年年底以來,一直處于主動補庫階段,這個階段大市值板塊相對偏強。2021年年底開始逐步進入去庫階段,但是還沒有進入主動去庫階段。歷史復盤看,這個階段市場風格維持振蕩。2022年年初以來進入主動去庫階段,歷史復盤看,這個階段小盤股強于中盤股強于大盤股,明年有望進入補庫階段。除了庫存周期影響外,匯率因素對2022年的市場亦有影響。另外,從近期熱議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構建來看,中期估值重塑亦有助于盤面的風格切換。
從風格角度來看,市場結構有望重塑,價值板塊或許會更強勢一些。預計明年股指觸底反彈后振蕩上行,估值修復先行,利潤隨著宏觀環境轉暖后逐步修復,風格逐步切換到價值板塊。另外,從估值角度看,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等偏價值指數的估值處在負一倍標準差水平附近,仍有估值修復空間。
通過對2016年以來的基差回歸損失率年率的跟蹤,并考慮分紅因素影響,我們發現每年基差回歸損失年率會在4月份左右貼水擴大,而且近月合約擴大更加明顯。隨著分紅的逐步落地,貼水會在6月之后逐步修復,直到8月份分紅的季節性影響因素逐步消退。每年10月份之后年化基差會季節性收斂,2020年以來近月合約收斂更明顯。
通過對歷史基差回顧、季節性分析等,我們對基差中樞進行簡單的預測:明年基差年率依然會受到分紅因素影響,在二季度開始貼水擴大,并在三季度末完成貼水收斂,而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基差則有較大的可能進行貼水修復,甚至個別期現出現升水的情況。
綜上,后市關注更偏價值風格的IF和IH相對其他合約的跨品種策略機會。(作者單位:國投安信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