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年產大豆4000萬—5000萬噸,是全球大豆的主產國之一,同時因為該國有較強的大豆壓榨產業,年出口豆粕2600萬噸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阿根廷大豆的播種于11月,收獲于4—6月間。
阿根廷氣候的特殊性已經逐步成為市場的明牌,在我們觀測拉尼娜形成和南美大豆產量,在我們復盤大豆的特大級別減產中阿根廷都是我們主要的敘事主體。
最近美豆粕價格大幅上行,其驅動就是阿根廷干旱——阿根廷最大的產區之一科爾多瓦種植大豆的面積中,有93%處于干旱狀態;47%處于異常干旱狀態。這輪干旱是自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而且非常接近2009年的嚴重程度。
A.阿根廷的地理條件有什么特征?
在諸多可能形成干旱的原因中,學界認為比較普遍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第一,哈得萊環流在副熱帶地區的下沉,進而引起在南北緯度20-35度附近形成下沉空氣,而空氣在下沉的過程中存在絕熱和加熱的過程,進一步降低了空氣的相對濕度,使得緯度帶少雨干旱。例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亞的戈壁都在這個緯度帶。
第二,由于周圍地形有山脈的隔檔,在背風坡形成氣流的下沉運動,進而導致少雨。
第三,遠離海洋,缺乏水汽的形成。
第四,由于環流發生異常導致缺乏降雨型的天氣系統。
在如上的4個條件中,阿根廷本年度至少占了3條。第一,阿根廷處于南緯21°-55°之間,如此之大的橫跨也必然難免惡劣天氣,其基本占據了哈得萊環流形成下沉運動的所有區域,且阿根提大豆的兩大主產區科爾多瓦和圣菲都處于這個緯度帶;第二,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將狹窄的南美洲西海岸與大陸的其余部分分開,并導致大部分阿根廷國土都位于山脈的背風側;第三,今年南美或將面對史無前例的連續第三年拉尼娜。
21世紀以來,2009年,2011年,2018年,2021年和2022年阿根廷都遭遇了嚴重的干旱,同步也對應著大豆的上行驅動。
B.今年阿根廷大豆面臨的局勢
1.阿根廷2022/2023年度大豆種植面積同比增3.7%
阿根廷政府推行谷物市場自由化后(2016年),農民開始種植更多的谷物,并發現新作物輪作在生產率和減少蟲害和雜草壓力方面有顯著好處。由于這些好處,許多商業規模的農民選擇維持他們的作物輪作,而不是中斷輪作來種植大豆,因為今年大豆的預期回報高于玉米。然而,對于更小的或經濟更不穩定的農民來說,今年化肥的高成本將把一些土地從玉米變成大豆。
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估計種植面積為1685萬公頃,比2021/2022年度修訂和下調后的種植面積增加了60萬公頃。這一增長扭轉了過去5年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的下降趨勢。在2016/2017年度之前,現行出口稅結構鼓勵大豆種植,而犧牲了小麥和玉米。
2.本季度阿根廷大豆種植成本約365.6美元/公頃,同比漲10%
3.干旱追蹤
目前的拉尼娜將是史無前例的連續第三次拉尼娜,拉尼娜通常會給阿根廷大多數種植區帶來比正常天氣更干燥的天氣。在過去的兩個生長季節里,阿根廷農民面臨著極度干旱的春季和早夏,這使得農作物瀕臨歉收,但本年度是否再遇大幅減產需要跟蹤1月和3月的降雨多寡。
2022年12月阿根廷農業部發布的氣象跟蹤顯示中部和巴塔哥尼亞幾乎沒有降雨,TVDI衛星指數表明北潘普納地區是最大的干旱地區,在這一地區,54%的地區分為中等濕度,38%為干狀態,2%為非常干狀態。大部分非常干旱的地區集中在東北部的博內爾島。此外,干旱涉及面積還包括科爾多瓦、圣菲中部,南部以及河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北部。
C.我們如何理解本輪干旱對CBOT大豆的影響
天氣系統多是漸變性質的,以至于在干旱已經形成之時,市場通常不以為然。例如,2021年12月巴西的特大干旱已經有眉目,比如巴拉納河流水位一度降至了100多年以來最低水平,但市場對巴西減產的反饋則是在1月末才開啟定價。而旱情的影響也通常被市場積極定價,以至于當減產現實出現,價格已經越過高峰。
對于本年度,干旱題材的利多計價,我們理解是有先天不足的,一方面是本就處在1400美分以上的美豆相當程度計價了未來的天氣交易,另一方面,本年度不論巴西還是阿根廷都出現了3%以上幅度的種植面積新增,單產下行引致3000萬噸增產預期的證偽是較難的。
D.對于未來的思考
對于阿根廷的產量1月和3月的降水至關重要,目前還很難做出判斷,但值得警惕的是今年是南美連續第三年面臨拉尼娜氣候,該氣候系統會進一步加劇沃克循環,進而引致南美西海岸水汽缺乏,若當前的阿根廷局面在巴西重演,那么當下3000萬噸同比南美增產這面臨深度調整,這對于美豆是比較強的支撐,同樣對于05的豆系合約,尤其是05豆粕或有階段性的上行補漲的動力,畢竟遠月的寬松定價已經比較充分,這是預期交易比較適合的時刻。
大體上,即便阿根廷本季大豆產量從4900萬噸下調100萬噸,但本階段還很難沖擊巴西2600萬噸同比增產的寬松定調,豆系在單邊上很難看到驅動,建議持續考慮M月差的反套。
拉尼娜連續三年的出現是史無前例的,暗示本輪的拉馬德雷周期已經運行到較深的位置,尚難以排除2023年Q1南美的超預期干旱。阿根廷近期在大豆市場的定價影響也在逐步放大。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