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燃煤發電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煤炭產量的恢復尚不能滿足需求端的快速增長,未來走向如何?
全球煤炭價格保持高位
2021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恢復,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國際能源署發布的煤炭2021年度報告,去年全球燃煤發電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煤炭消費量約為79億噸,同比增長6%,同時全球煤炭生產逐漸恢復,煤炭總產量同比增長約4.3%。
煤炭產量的恢復尚不能滿足需求端的快速增長,導致階段性供應緊張,煤炭價格大幅震蕩。全球期貨市場來看,2021年紐卡斯爾NEWC動力煤現貨價格年中最高升至253.55美元/噸,年末為165.86美元/噸,較上年末增長98.1%。
國內受價格調控影響,動力煤價格在四季度迅速回歸理性,但相比年前仍有較大漲幅。國家統計局披露的信息顯示,2021年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大卡)年中最高漲幅超過130%,年末價格有所回調,仍較2017年-2019年均價高出50%以上。今年一季度以來,煤炭價格再次開啟上漲趨勢。與年初相比,焦煤最新價格上漲了30.59%,焦炭最新價格上漲了37.28%,山西大混價格上漲逾45%。
煤炭產量首次突破40億噸關卡
今年再新增3億噸
2021年受安全高效煤礦核增產能、采暖季保供增產等影響,我國煤炭產量在去年得到全面上升,國家統計局官方公布,2021年1月-12月份全國規上企業原煤產量40.7億噸,同比增長4.7%,官方統計數據首次突破40億噸關卡。此前國常會指出,要發揮煤炭的主體能源作用,充分釋放先進產能。通過核增產能、擴產、新投產等,今年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新增產能全面建成后,煤炭產量有望再次突破歷史最高紀錄。
煤炭仍為我國的主體能源
碳達峰推遲
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決定了煤炭的主體地位,雖然2012年到2020年,煤炭消費占比從68.5%降至56.8%,但仍占半壁江山,是我國能源安全穩定的最重要保障。需求端方面,煤電仍是耗煤量最高的下游行業。2021年,全國耗煤量增長10%,約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56.4%。由于火電對煤炭的需求快速增長,2021年煤炭缺口迅速放大,社會庫存大幅下滑。
我國正持續向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但限制于清潔能源目前的技術瓶頸,用電高峰仍需火電貢獻主要增量。今年兩會以后,明確以5.5%作為全年增速,全年能耗增速的基準也基本奠定,認為,基于中國制造業增加值仍占據經濟主體30%的地位,預計2022年電力彈性系數將繼續高于1,2022年的用電增速在6%左右。
在動力煤價格調控方面,國家發改委4月30日發布,明確煤炭領域經營者哄抬價格行為,明確高煤價指引,中長期價格依然在發改委規定的合理區間內,現貨價格給出了明確上限指引1155元/噸,較2021年均價高12%,煤企仍具有較高的利潤空間。
其他品種下游板塊來看,2021年受鋼鐵板塊減產影響,煉焦煤需求略有下降,但在減產調節下企業仍保持較高利潤。今年在穩增長大環境下,鋼鐵板塊產量有望保持持平甚至略增,對于煉焦煤的需求而言為顯著利好。
此前,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發表《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碳達峰時間點較征求意見稿的2025年推遲到了2030年。受鋼鐵碳達峰推遲影響,2022年鋼鐵限產壓力有望相比2021年大幅減弱,拉動煉焦煤的需求量。
央行提供3000億元再貸款額度
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5月4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人民增加1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專門用于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新增額度支持領域包括煤炭安全生產和儲備,以及煤電企業電煤保供。
此次增加1000億元額度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總額度達到3000億元,有助于進一步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煤炭行業創下最高單季盈利紀錄
2021年,煤炭價格年內漲幅較大、高位運行時間較長,帶動行業利潤整體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煤炭行業利潤較上年增長212.7%,A股上市公司中,煤炭行業2021年盈利突破歷史高位,今年一季度延續高增趨勢,合計接近600億元,創下最高單季盈利紀錄。
具體到個股來看,近半個股2021年實現凈利潤翻倍,盈利首次突破500億元穩居第一,同比增長28.34%。以4105.92%的同比增幅成為行業的增長王,其他還有、同比增長在500%以上。今年一季度以來,焦煤細分領域表現較好,、同比增幅居前。
按照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14只煤炭板塊上市公司未來2年凈利潤有望持續增長,其中8家預測復合增長率超過20%,、、預測增幅居前。預測高增長的煤炭股4月以來普遍回撤,平均下跌8.94%,多數個股估值已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最新滾動市盈率最低,不足5倍。
(文章來源:數據寶)
來源:東方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