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豆粕不再瘋狂。4月以來,國內大豆進口量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隨著豆粕價格回落,近期部分飼料價格出現小幅下調。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飼料廠降價并非普遍行為,受外界環境和供需影響,原料價格仍有一定支撐,飼料降價難有持續性。
截至5月11日,全國43%豆粕現貨均價4163元/噸,相比3月22日的高點5230元/噸,下跌1067元/噸,跌幅為20%。近期部分飼企豬濃縮料價格下調100-275元/噸,雞料下降100元/左右。
不過,飼料降價并非普遍行為。大農盟飼料董事長王鈺松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飼料廠降價不多,因為原料整體下調并不明顯,豆粕和膨化大豆雖然價格在下降,但像次粉這類原料價格有所提高,行業內不少人判斷今年原料價格難有較大變化。
山東普利生物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琳亦向記者表示:“銷量沒有好太多,現在飼料廠在小幅挺價,盡量少降,對于原料后期走勢難以判斷。”
原料波動直接影響飼料價格,(002311.SZ)在近期活動中表示:“飼料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95%,所以大宗原材料漲價對飼料的成本有較大的影響。因為飼料行業采用成本加成的定價模式,所以飼料價格會隨著上游原材料的價格波動進行價格調整。”
5月以來,豆粕處于供需錯配期,短時間豆粕需求難有快速好轉的可能。事業部豆粕高級鄒洪林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大豆進口量進一步上升,油廠開機率將維持高位運行,豆粕供給壓力將不斷增加。但是飼料總銷量增速下滑明顯,加之當前飼料企業豆粕大多以執行前期采購的基差為主,豆粕采購觀望情緒較為濃厚。
需要注意的是,下半年豆粕價格或受強支撐。鄒洪林進一步解釋,2022年大豆進口成本上升明顯,后期7-9月進口大豆成本普遍在5000元/噸之上,且國內主要廠家當前遠期大豆進口采購進度較慢,如遇豆粕價格在當前的基礎上繼續大幅下跌,則后期大豆進口量則將出現明顯減少,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將受到強支撐。
玉米方面仍然堅挺,截至5月10日,全國玉米均價2856元/噸。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高級分析師謝晉江認為,目前全國玉米主要產區售糧進度為90%,基層余糧逐步見底,玉米新糧上市前有一個月左右的缺口,在需求方面,玉米相較于其他谷物仍有一定優勢,也將對玉米價格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綜合來看玉米價格仍是易漲難跌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生豬價格回暖,飼料廠銷量有小幅提升。王鈺松表示:“除了母豬料,其他飼料都有所回升,預計相比最低的4月份預計上升10%-20%,對于飼料行業來說一般下半年是旺季。”
(文章來源:財聯社)
來源:東方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