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權交易所簡稱文交所,是從事文化產權交易及相關投融資服務工作。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規范的原則。這個是官方給出的關于什么是文交所的解釋。
大家一看就明白,文交所就好比是一個交易市場,文交所下面的機構呢,就好比交易市場里的店主,交易所里的票呢,就相當于這些店主賣的產品,那交易所賺的是這些店主的營業額的手續費,上架費,管理費等等費用。
當然這些店主賣的不是普通商品,就拿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的機構上架的產品來說,上架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拿國家津貼的非遺大師的作品,數量有限,他的價格不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所以這些機構買斷產品后,通過交易所把產品分割成若干份額,上架到交易所來進行交易。它迎合了普通投資者對于非遺文化藝術品的一個交易需求,同時呢,也為藝術品的所有者開辟了一個可以變現的平臺和渠道。所以文交所是國家承認的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
當然不是,這個是由市場決定的,就那港文6134機構的貴妃賞花來說,假如他的市場分額是10萬份,交易所鎖倉呢是7萬份,剩下的3萬份呢由市場買家來進行交易,決定這個產品的漲跌,假如每份的初始售價是100元,那么他的市場正在流通的價值就是300萬,但是由于他團隊的不斷擴大,想買的人越來越多,流入的資金就越多,但是他的份額是定的,所以他的價格就會往上漲,這樣交易所、機構、買家都獲得了收益,所以機構團隊的發展,都關系到自己的口袋,每個團隊成員都是一份子,要找好有目標,有領導力的團隊,才是做文交所的關鍵。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