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是指什么?重金屬,究竟是指哪些元素?
定義
重金屬是指一類密度大、原子量較高的金屬元素。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密度大于 5 g/cm3
原子量大于 20
清單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元素被認為是重金屬:
砷 (As)
鎘 (Cd)
鉻 (Cr)
銅 (Cu)
汞 (Hg)
鉛 (Pb)
鎳 (Ni)
銀 (Ag)
錫 (Sn)
鋅 (Zn)
特性

重金屬元素具有以下特性:
毒性高:大多數重金屬對人體和環境都有毒性,即使低劑量也會造成傷害。
難以降解:重金屬在自然界中難以被分解,因此可以在環境中長期存在。
生物富集:重金屬可以沿著食物鏈富集,這意味著越高的營養級,重金屬濃度越高。
來源
重金屬元素可以來自自然來源,如火山爆發和土壤侵蝕,也可以來自人類活動,如采礦、冶煉和化肥使用。
危害
重金屬暴露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
神經損傷
腎臟損害
癌癥
生殖問題
管理
控制重金屬污染至關重要,以保護人體健康和環境。這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
減少重金屬排放
清理受污染的區域
教育公眾了解重金屬風險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