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規定:摘要是“對原文獻內容準確、扼要而不附加解釋或評論的簡要陳述。”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等主要信息。顯然,摘要中含有結論的內容,也就是說摘要和結論在內容E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和交叉,但這并不等于說摘要可以代替結論,因為二者的作用不同。
摘要的寫作方法
正確選取摘要類型
學術論文摘要主要有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報道性摘要電稱資料性或情報性摘要。它要求提供論文中壘部創新內容和盡可能多的信息,特別強詞突出新發現、新見解。
試驗研究和單一專題的學術論文,如基礎性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論文應撰寫這類摘要。指示性摘要也稱概要性或簡介性摘要。它要求指明研究考察的對象和論謎了哪些問題,而不著重于研究結果。其作用是說明性的而不是實質性的。它適用于主題過多、內容龐雜的文獻,如綜述類文章。報道指示眭摘要是融上述兩種摘要特點于一體的一種摘耍類型,它要求報道主要信息,揭示其余部分,詳略有致、主次分明、便于靈括運用。
結構要素要完整
在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中,對于摘要結構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應給以準確而完整的體現。但通常情況下, 可以根據學術論文的具體特點和摘要類型有所側重。
如對于報道性摘要側重“方法”、“結果”、“結論”的撰寫.而“目的”可以寫得簡略;對于指示性摘要.“目的”應寫得詳細,而“方法”、“結果”、“結論”可以略寫,或根據具體情況加以省略。然而現在許多學術論文摘要存在結構要索詳略小當甚至無故殘缺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摘要作用的發揮。
避免對論文內客加以評論
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對摘要的界定中都明確要求摘要“不加解釋或評論”,但有些作者并不理會這一點,仍然經常使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找到了可靠的依據”、“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等評價性語言。
例1 題名:關于齊線性微分方程組降價定理的證明
摘要:本文以變量代換為工具,利用高等代數的知識,證明了齊線性微分方程組的降價定理,給出了一種實際的解題方法。因此,這個結論的證明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而且在所題過程中也具有重耍的指導意義。
該摘要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兩句話是對該論文內容所作出的評論,不符合摘要寫作的要求。
例2題名:基于混沌相平面變化的弱信號檢測方法研究
摘要:首先分析Duffing方程的基本形式,然后闡述了基于相平面變化進行弱信號檢測的工作原理,并給出仿真模型,最后利用此模型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此實驗方法具有很低的信噪比工作門限,從而證明了此方法的確是可行的。此方法填補了弱信號檢測理論的一項空白。
該摘要最后一句話是對談論文所作出的評價,無論這種評價足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不應是摘要所要表述的內容。因而是完全多余的。
避免解釋文題
許多學術論文摘要是對文題的解釋,信息價值低,可讀性差。主要原因在于簡單重復文題已有的信息,忽視了對摘要結構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構、結論的表述,使摘要形同虛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語言要精煉,邏輯性強
由于學術論文摘要的特殊功能,要求作者在撰寫摘要時必須注意語言的精確、簡練和邏輯性。
以免使讀者陷人眾多的非信息成分的干擾之中,造成理解上的失誤,從而影響其進一步閱讀全文的興趣。
例3題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編輯特色初探——兼論《×××學報》創刊號編輯特征
摘要:本文結合《×××學報》創刊號編輯出版的實踐,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的編輯特色進行探討。文章首先對新興地方高校誕生的背景、辦學指導思想、辦學方針及辦學模式進行分析研究.并慨述了新必地方高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作者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進行了剖析,認為新興地方高校具有明顯的地方性、應用性、實效性、國際性等特色;只要辦出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的特色。那么新興地方高校學報在全國高校學報界就有生命力和立足之地,該摘要開頭一句完全是多余的,純粹是文題的翻版。第二句開頭“文章”二字也應刪除.“首先”之類用以標明論述序次的詞語在摘要中也應避免出現.最后一句的預示或艟望.沒有絲毫信息價值。
由此可見,此摘要真正的實質性內容還不足整個篇幅的一半。并且被混雜在大量的非信息成分之中難以識別,這樣的摘要怎么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呢?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除了要把握好上述幾點要求之外,還應注意摘要的內容不能超出論文的信息量;開頭不要冠以“本文”等字樣,要以第三人稱客觀地敘述,等等。
結論的寫作方法
結果不等于結論
《現代投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 998)對“結果”和“結論”的界定分別是“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的最后狀態。”“從前提推論出來的判斷。”
由此可見,結果是結論的前提和基礎,而結論是結果的歸宿和發展.因此結果不能代替結論。
學術論文結論是對正文中研究過程所得的現象及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邏輯推理而得出的總判斷、總評價,是研究結果必然的邏輯發展。然而在結論寫作中.許多作者常常以研究結果代替結論,特別是一些實驗研究論文,作者由于不了解結果與結論的區別,認為得出了實驗結果,并對結果做了理論分析,便可以結束全文。也有的作者由于不知遭結論應寫哪些內容,于是就把正文中各段小結組合起來形成結論或對結論迂回說明,造成對研究結果的簡單重復.從而完全喪失了結論存在的價值。
因此,結論的寫作應是將研究過程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一般到本質的深化過程,總結出的主要觀點是根據研究結果通過判斷、推理而形成的.反映事物內在的、有機的聯系,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而且在判斷、推理時不能離開研究結果,并要與引言相呼應。還要與正文其他部分相聯系,不作無根據的或不臺邏輯的推理和判斷。論據不充分時,也不能輕率地否定或批評劇人的結論。總之,結論要有說服力,恰如其分、不夸大、不縮小,不能想當然。
結論寫作的內容
結論既然不能簡單重復研究結果,就必須對研究結果有進一步的認識。結論的內容應著重反映研究結果的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及其適用范圍,井可提出建議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今后研究的設想。
因此,在結論中一般應闡述;
(1)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規律(理論價值);
(2)在實際應用上的意義和作用(實用價值);
(3)與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有哪些異同,作了哪些修正、補充和發展;(4)本研究的遺留問題及建議和展望。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結論寫作都要具備上述內容,作者可根據研究結果的具體情況而定,但第一點應是必不可少的。
結論寫作的幾個類型
學術論文結論的寫作雖然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根據結論寫作內容的要求,以及對若干結論實例的比較分析,可以規納出以下幾種類型:
2.3.1 分析綜合,即對正文內容重點進行分析.井進行概括,突出作者的觀點。
2.3.2 預示展望,即在正文論證的理論、觀點基礎上.對其理論、觀點的價值、意義、作用推導至未來,預見其生命力。
2.3.3 事實對比,即對正文闡述的理論、觀點,最后以事實做比較形成結論。
2.3.4 解釋說明,即對正文闡述的理論、觀點做進一步說明,使作者闡發的理論、觀點更加明朗。
2.3.5提出問題,即在對正文論證的理論、觀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與本研究結果有關的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結論語言的要求
學術論文結論的語言應嚴謹、精煉、準確、邏輯性強。凡歸結一個認識,肯定或否定一個觀點,都要有根據,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詞。不能用“大概”、“或許”、“可能是”等詞語。使用這些詞語會令讀者對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產生疑慮。結論應條理分明,內容較多的論文,其結論可以按研究結果的重要性遞次排列,分項編號逐條例出。
綜上所述,由于學術論文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因而其摘要和結論的寫作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摘要和結論是學術論文編寫格式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寫作上要遵循不同的規律,有其不同的要領。這就要求廣大作者在寫作實踐中,逐步掌握其正確的方法.并不斷探索出更為科學有效的寫作方法。
來源:理財筆記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