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有個股民朋友問我“假如一只股票的現金分紅是每十股派發現金十元,即一股派一元。我有10000股這只股票,當天收盤價是10元,那么可以吃到的紅利就是10000元。可是等到第二天開盤時相應的股價變成了9元,那么我的股票損失也是10000元!我獲得紅利還能有什么好處?”
企業派發紅利,股價相應降低。原因在于分紅是從上市公司的資產中提取現金用于派發。公司資產減少,股價相應減少,即除權。所以這個是正確的。
所以有些新股民以為股票紅利就跟銀行的存款利息一樣,是每年多拿到的錢。其實不然,這兩者區別很大。根據最新的分紅政策。股票分紅后,如賣出股票,其紅利稅繳納比例為:
一、距離買入股票不足一個月,則收取20%股票分紅紅利稅;
二、一個月至一年持股期的,收取10%股票分紅紅利稅;
三、持股期超過一年的則免收紅利稅。
支持分紅的股民觀點有:分到手的是現金,可以花掉也可以再用來買更多的股票,這樣自己的股數就又多了幾股。理論上每年股價被除權減少,但是股數在變多,分紅獲得的金額也越來越多。
老實說,我之前也挺支持這個觀點,但是,最近猛然想明白了:對于大股東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股票現金分紅對散戶真不是什么好事!小散一般都是做中短線的,持有幾個月都算是比較長的時間了,那么分紅必然就扣稅了!
所以,小散的資產肯定是無形中縮水了。當然,支持分紅的股民可能又說了:股價會填權的啊!
你傻啊?你進入股票市場買這只股票,不就是想它的股價上漲然后賺錢的嘛?
所以,股價必然是經歷填權的過程。那為什么我要被動地接受股票市值先縮水?
股票不分紅,股價就不漲了嗎?而且我并不想做你家公司一年以上的股東啊!我肯定會在一年內賣的,那賣掉的部分干嗎還要我交稅呢?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