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投資者在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時,總會只盯著凈利潤與凈利潤增長率,一看到凈利潤大賺,凈利潤增長率同比又大增,就覺得財報太好了,這樣的上市公司準靠譜。
其實,看凈利潤與凈利潤增長率固然沒錯,但是卻并不足夠,除了看凈利潤,更不能忽視的是——扣非凈利潤,看到這,有些朋友又蒙圈了,啥是“扣非凈利潤”?
扣非凈利潤的全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那么,非經常性損益又是什么呢?從概念上看,非經常性損益是指上市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看到這個概念描述,頓時,蒙圈再加多幾個圈圈,簡單理解,扣非凈利潤就是扣除那些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利潤。
簡單打個比方,2020年一季報,A上市公司的的凈利潤是2644.84萬,同比增長16.10%,如果只是看凈利潤與凈利潤增長率,顯然,這還是很不錯的業績,畢竟2020一季報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都是虧損或負增長,A上市公司既能盈利,又能增長,已經很犀利了。
然而,我們細看扣非凈利潤的話,就會發現其實主營業務是虧損與負增長,因為扣非凈利潤是-366.68萬,同比增長-117.72%,說明在2020年一季度,A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經營并不好,沒有盈利,只是還有其他利潤來源,所以,整體是盈利與增長。
誠然,很少上市公司只會專注于主營業務,很多上市公司都會多元化發展,但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卻熱衷于“蹭熱點”,甚至荒廢了主營業務,或者有些上市公司看樓市行情好,而去炒房大賺一筆,或者是去炒股,大賺一筆,弱弱地說,無論是炒房,還是炒股,只要是利潤,都會計算到凈利潤之中,顯然,靠炒房或炒股大賺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凈利潤數據就會很好看,但是如果主營業務荒廢了,扣非凈利潤的數據自然就不靚麗了,這也是為何不能只盯著凈利潤,而必須重視扣非凈利潤的主因之一。
話說回來,如果主營業務經營得當,那么,通過其他渠道增加利潤也未曾不可,但是如果荒廢主營業務而醉心于其他非主營業務,顯然,這樣的上市公司并不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屬性,因此,看了凈利潤之后,更要再看看扣非凈利潤。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