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樹冠
iPhone8作為蘋果系列手機面世10周年的產品,是今年電子消費領域焦點事件之一。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道,iPhone8的超級周期能夠給上下游供應商帶來770億美元的蛋糕。那么,在蘋果最新的供應商名單當中,有哪些A股的上市公司呢?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蘋果iPhone8還沒有正式面世之前,A股市場的相關概念股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截至今日收盤,、、、等個股漲幅超4%。
近期,蘋果官網上發布了200家供應商的名單,讓A股上市公司當中,涉足蘋果產業鏈的相關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A股相關上市公司有、立訊精密、、、、、、科森科技以及德賽電池等9家。
那么,這些上市公司關于手機業務的進展情況如何?公告當中是否提及和蘋果有關的業務呢?
9家上市公司現身蘋果供應鏈名單
NO.1 比亞迪
手機相關業務:整機設計、部件生產到整機組裝的垂直整合。
主要客戶:三星、蘋果、華為、聯想、vivo、華碩等。
最新營收表現:比亞迪2016年報顯示,手機業務的收入已達390.94億元,同比上升17.53%。而同期,比亞迪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34.7億元,手機方面的收入已經占比將近4成。
NO.2立訊精密
手機相關業務:連接線、連接器、聲學射頻器件、無線充電、FPC、電子模塊等。
最新營收表現:2016年報顯示,公司在全產品線上實現了增長,尤其在通信和消費電子產品上,營業收入均實現50%以上的增長,并最終實現了整體營收較上年度增幅超過了35%。
整體上看,公司消費電子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56.25%,毛利率為20.98%,同比下滑2.02%。
NO.3信維通信
手機相關業務:射頻零部件。
最新營收表現:2017年一季報凈利潤預計1.9億元至2.1億元,同比增長160.07% - 187.45%。主要原因,一季度銷售規模同比保持穩定增長,在客戶端的市場份額逐步加大,保證了業績的同比增長。
NO.4藍思科技
手機相關業務:觸控防護玻璃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主要客戶:三星、微軟、諾基亞、特斯拉、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等。
最新營收表現: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52.3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56%,歸屬于股東凈利潤12.0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98%。其中,手機視窗防護屏收入98.65億元,同比減少10.35%。手機視窗防護屏收入占總營收比重為64.75%。
NO.5歌爾股份
手機相關業務:智能語音。
最新營收表現: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88億元,同比增長41.24%;歸屬于股東凈利潤16.51億元,同比增長32%。
NO.6金龍機電
手機相關業務:觸摸顯示模組。
最新營收表現: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實現凈利潤851.68萬元至3406.74萬元,同比下滑60%至90%。主要原因有:1、受國際客戶訂單影響,微特電機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導致利潤同比下降;2、全資子公司無錫博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工廠搬遷至東莞寮步,同公司觸摸顯示模組項目進行業務整合,導致其產能減少,相關費用增加,利潤下降。
NO.7欣旺達
手機相關業務:類鋰離子電池模組。
主要客戶:華為、vivo、oppo、小米、聯想、魅族、金立等。
最新營收表現: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實現凈利潤6042.19萬元至7336.95萬元,同比增長40%至70%。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0.52億元,同比增長24.4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5億元,同比增長38.44%。報告期內,傳統核心業務穩步發展,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保持了穩定增長。
NO.8 科森科技
手機相關業務:手機精密金屬結構件。
主要客戶:蘋果公司、索尼、美敦力等。
最新營收表現:2016年實現了營業收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19.49%,但受制于行業競爭激烈程度加劇、客戶例行降價和公司銷售費用增長等因素,凈利潤同比下降4.71%。手機及平板電腦結構件收入 10.93億元,同比增長19.12%,毛利率為29.97%。
NO.9德賽電池
手機相關業務:提供電池包及電源管理系統。
最新營收表現:2016年公司電池產品主要應用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該類業務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約90%。2016年底公司合并營業收入為87.2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64%,同比增長3.44%。今年一季報營業收入22.89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6901.08萬元,同比增長77.54% 。
蘋果產業鏈相關公司的風險和機遇
進入iPhone供應商的名單,固然是對企業產品質量的一種認可,更體現了中國制造的產品品質并不差。然而,在蘋果全球的供應鏈當中,中國企業所能分到的紅利卻是微不足道的。央視財經此前曾報道,中國工廠組裝一部iPhone手機只掙2%左右的利潤。
除了在iPhone產業鏈當中分到的利潤率低之外,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還面臨智能手機增速放緩、行業競爭激烈以及市場迭代較快等諸多方面的風險。
雖然存在不少的風險,但市場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隨著中國制造美譽度的提升,國內品牌被消費者接受度提升之后,國產品牌手機的崛起,給iPhone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比如OPPO、vivo、華為等品牌;2、物聯網設備不斷涌現,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更多資訊,請關注證券時報網(ID:wwwstcncom)微信,或下載證券時報APP。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