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請看下面鏈接:
過去的100多年里,美股經歷了十幾次牛市崩盤。
而2009年3月至今的美股牛市,卻已經持續了超過12年,是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漲幅最大的一輪牛市。
期間標普500指數從666點最高上漲至4500點,漲幅高達5.76倍,而且依然在不斷創造歷史新高。
自1928年以來,近100年的時間里,美股已經經歷了13輪牛熊周期,目前正處于第14輪周期當中。
那么美股歷史上的13輪牛市終結時,到底是什么觸發了崩盤?崩盤時有哪些共同特征?
這一輪美股牛市,距離崩盤還有多遠?對A股的沖擊有多大?
今天這期文章,我會用最通俗的表達,全面總結美股歷史上13輪牛市崩潰的原因,文章雖然不長,但是信息量很大,包括股市崩盤的4大觸發因素,以及4大征兆,看完之后,相信會讓你對股市崩盤的理解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限于篇幅,13輪牛市終結的情況就不一一展開了,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評論區,獲取東亞前海證券的80頁深度研報了解。
1. 什么觸發了崩盤?
總體來看,美股歷史上13輪牛市崩盤,主要有這樣4大觸發因素:
1.估值過高;
2.流動性收緊;
3.基本面惡化;
4.外部沖擊。
首先是估值過高。
衡量估值的指標是市盈率。關于市盈率,之前的視頻里已經介紹過很多次了,清楚市盈率含義的在評論區扣1,不清楚的扣2,讓我看看還有多少人不了解的。
真·再說最后一遍,市盈率就是公司股價和每股凈利潤的比值,代表按照現在的凈利潤水平收回投資成本的年數。
比如大郎炊餅公司的股價是10,每股凈利潤是1,買入股票花費10,每年收回1,收回投資成本需要10年,市盈率越高表示收回成本需要的時間越久,因此市盈率越高代表股市的泡沫越嚴重,大家聽明白了嘛?
美股歷史上13輪牛市崩盤時,除了1980到1982年是個例外,標普500指數市盈率處于低位外,其他12輪牛市終結時,美股的市盈率都在80%分位數以上,也就是比歷史上80%的時間都高,有9次市盈率高于90%分位數。
二是流動性收緊。
也就是通過加息等方式讓市場上的錢減少,市場上錢少了,股市就會失去繼續上漲的動力。
美股歷史上13輪牛市終結,有12輪都伴隨著流動性收緊,唯一一次例外是1961年,那一次主要是因為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言論,引發了市場恐慌。
圖里的灰色和黃色區域,是美股1934年以來的12輪熊市,可以看到灰色區域對應的8輪熊市,以及圖中未顯示的1929年熊市,都伴隨著利率上調導致流動性收緊。
三是基本面惡化。
美股歷史上13輪牛市有10輪都伴隨著企業盈利的下滑。
13輪熊市中,有3次出現了企業(有效)稅率走高的情況,企業稅率上升,會對企業的盈利形成壓制,進而壓制股價。
比如1968年美國企業稅率大幅上調,這次加稅加上流動性收緊,導致標普500指數大幅下跌36%;
再比如1980年,美國通過了《原油暴利稅法案》,對原油生產企業征收50%的暴利稅,標普500指數兩年大幅下跌27%。
四是外部沖擊。
歷史上有4次外部沖擊加速了美股的下跌,分別是1956年埃及宣布蘇伊士運河國有化,1973年水門事件和第四次中東戰爭,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以及1990年科威特戰爭引發第三次石油危機,這幾次危機都引發了投資者對股市的擔憂,加深了美股在熊市中的跌幅。
2. 牛市崩盤有哪些征兆?
經過上面的總結可以發現,歷輪美股牛市崩潰有著共同的觸發因素,因此在牛市崩盤前也會表現出很多非常相似的特征。
這些特征可以歸類為4個層面:
1.資產配置層面;
2.估值層面;
3.交易層面;
4.技術指標層面。
首先是資產配置層面。
家庭配置股票比例過高表明市場陷入瘋狂階段,普通投資者開始大量涌入股市,而大部分投資者進入股市后,接下來將沒有更多資金進入,市場很容易崩潰,因此家庭配置股票比例過高,是牛市后期的征兆。
1966年美股閃崩、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07年金融危機時,該指標都超過了30%,而目前美國家庭配置股票比例已經高達37.96%,超過了之前的歷史峰值36.98%。
二是估值層面。
前面說過,13輪牛市崩盤時,有12輪美股的市盈率都處于80%分位數以上,有9次市盈率高于90%分位數,而目前標普500指數市盈率,已經超過了95%分位數。
三是交易層面。
牛市末期,新股發行量往往會飆升,新股大量發行會吸收大量資金,壓制股價上漲,比如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單年就發行了643只新股,而2021年截至6月20日,還不到半年,發行的新股已經多達721起,創下2000年以來新高。
另外牛市后期往往會出現低價股行情,很多新的投資者進入市場后會選擇價格比較低的股票,隨著市場越來越瘋狂,低價股會越來越少,市場也會越來越危險,當低價股占比低于5%時風險已經比較大。
這一指標在07年金融危機,11年歐債危機(下跌19%),15年(下跌12%)和18年(下跌20%)都得到了驗證,目前這一指標為4.7%,再次越過了警戒線。
四是技術指標層面。
炒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250日均線,也就是股票之前250天的平均價格,股市一年中大概有250個交易日,因此250日均線也稱為年線。當絕大多數股票的價格都高于年線時,意味著股市的風險較大。
1998年1月、2010年4月、2011年6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250日均線以上個股占比突破90%,同時羅素3000指數成分股中,250日均線以上個股占比突破80%,隨后美股都出現了15%以上的下跌,而目前兩個指標,都已經超越了90%的警戒線。
3 崩盤還有多遠?
最后和美股歷史上歷次牛市對比,可以發現當前這一輪美股牛市,和2000年牛市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輪牛市都歷時10年之久。2000年牛市和當前這一輪牛市分別歷時9.5年和12.6年,標普500 指數漲幅分別達417%和576%,時長及漲幅為歷史前兩位。
其次,從行業上看,兩輪股市結構性特征顯著,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結構性結構性,那到底什么是結構性?
結構性牛市說白了就是一小撮股票的牛市,2000年的牛市中,互聯網企業漲幅驚人,而本輪牛市中,以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FAAM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和可選消費行業漲幅領先,兩輪牛市都是少數股票推動的結構性牛市。
第三,兩輪牛市中盈利都是主要驅動因素。2000年牛市和當前這一輪牛市,盈利貢獻分別為70%和64%,盈利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
第四是兩輪牛市中,都是美聯儲的放水助推了泡沫的膨脹,1996年,當市場已經普遍意識到泡沫時,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依然拒絕加息,1998年,種種利空之下,美股大幅下跌近20%,但是在美國降息的刺激下,美股再度上漲,直到2000年美聯儲主動加息才刺破泡沫。
而本輪牛市和2000年不能說是十分相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2018年1月,標普500指數市盈率再度突破大蕭條時期的極值,格林斯潘也于2018年1月31日警告了美股的風險。
2018年四季度,美股下跌了近20%,不過美股泡沫也沒有就此破滅,在特朗普的減稅和美國的大放水之下,美股泡沫持續膨脹了兩年。
但是如今,美國的流動性已經出現收緊的跡象,美聯儲接下來宣布Taper(縮減資產購買)預示著流動性收緊,將對美股形成壓力。
而拜登的加稅政策也將對美國企業盈利形成壓制,疫情發酵等外部沖擊同樣可能給美股帶來壓力。
最后一個問題,如果美股泡沫破滅,對A股影響有多大?
次貸危機期間,由于中美經濟金融同步性較高,所以美股暴跌對A股造成了巨大沖擊,標普500指數下跌了57%,而上證指數的跌幅高達73%。
不過08年之后,中美經濟金融同步性已經明顯下降。
經濟方面,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GDP全球占比已經超越美國,同時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顯著下降。
金融方面,2008年時,中美是同時啟動寬松貨幣政策,而當前我國經濟復蘇領先于海外,與美國的貨幣政策不同步。
長期來看,A股走勢將更多由內部因素主導,美股泡沫破滅對A股的沖擊會比2008年要弱。
不過盡管如此,仍然需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風險。
好了,本期就到這里了,如果喜歡這種形式的研報解讀,請把催更打在評論區,最后別忘了點贊關注,下期見~
參考文獻:
1.美股牛市啟示錄(上)——美股歷輪牛市的開啟、發展與終結,東亞前海證券 易斌
2.美股牛市啟示錄(下)——當前美股處在什么位置?東亞前海證券 易斌
3.耐心等待風險釋放,東亞前海證券 易斌
4.標普500指數今秋續漲的九大理由,Jeff Reeves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