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茂集團因為“賣房違約”一事成為了市場的焦點。據媒體報道,原本在9月份已經打折出售的上海110套房產,如今卻因為被抵押凍結、無法網簽過戶等原因而最終被退款、取消交易;雖然現在事件已經得到了解決,但世茂集團資金緊張的現狀卻被放到了聚光燈之下。
作為地產行業的TOP10房企之一,世茂集團曾經給人一種“大而不倒”的感覺。從半年報數據上看,在今年地產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世茂集團上半年營收、凈利潤仍然實現了正增長,表現在整個行業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不過,就是這樣一家逆勢增長的房企,如今卻也陷入到了資金鏈緊張的困境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世茂集團陷入如此的困境;而世茂集團的創始人許榮茂,又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許老板”呢?
千億房企世茂集團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可能聽過地產行業中有一個“許老板”——恒團的許家印,但其實世茂集團的老板同樣姓許,而且他的實力并不見得比許家印要弱。
說起許榮茂和世茂集團的往事,那就不得不說說他傳奇般的發家史。
1952年,許榮茂出生在福建省石獅市,父母都是醫生,在中學畢業之后,許榮茂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在一家小醫館當起了中醫。
在當了10年的中醫之后,許榮茂覺得一輩子在這個地方做一名小小的中醫實在是沒什么希望。1981年,29歲的許榮茂在偶然間聽到別人說起香港的機會很多,于是想著要“拼一下”的許榮茂便舉家遷移到了香港。
不過,剛來到香港的許榮茂也并不,由于香港都是講粵語,只會普通話的許榮茂無法和當地人交流,最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淪落到了要進廠打工。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在許榮茂來到香港沒多久,香港股市便迎來了爆發期。
當時,香港的金融行業門檻還不高,看到機會的許榮茂跑到了證券行當起了經紀人,在當經紀人的幾年里,許榮茂因為買中了幾只紅籌股大獲成功,后來更是自己開了一家金融公司,并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而關于許榮茂進軍地產行業的故事,則發生在他賺下第一桶金之后。
1989年,已經轉型實業投資的許世茂,回到了家鄉石獅。當時的石獅發展還非常落后,于是許榮茂出巨資在家鄉進行地產開發,像振獅大酒店、振獅經濟開發區、以及占地6000畝的"閩南黃金海岸度假村"都是許榮茂在那時建起來的,而他也成為了石獅當地最大的開發商。
5年之后,在石獅小有名氣的許榮茂開始“北進”,進軍首都開發地產業務,而北京最早的一批高檔外銷公寓,像紫竹花園、亞運花園、華澳中心等都是他建起來的。而在進軍北京房地產沒多久,北京便迎來飛速發展階段,他的這一次“北進”大獲成功。
1999年,在北京已經大獲成功的許世茂在上海注冊了"上海世茂投資有限公司”,準備對上海房地產進行“抄底”。當時,許榮茂看準了上海富人多的特點,于是在緊靠著黃浦江建起了一大片的豪宅,這正是上海大名鼎鼎的"世茂濱江花園",后來許榮茂也因此被稱作為“豪宅之父”。
到了2000年以后,許榮茂兩次借殼,先后登陸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憑借著他高超的手段,世茂集團也逐步壯大。2020年時,世茂集團躋身行業前十,成為國內龍頭房企之一。
自食激進擴張的惡果,世茂集團跌落神壇
在2020年時,世茂集團仍舊是國內前10房企之一,股價更是屢創新高。
然而,在短短一年之后,世茂集團就因為債務危機遭遇股債雙殺。以股價為例,目前其股價僅跌剩5.75港元,距離去年8月的最高點36.1港元已經跌去了84.07%,市值更是蒸發了1107.78億港元。
那么,為何曾經的房企龍頭世茂集團會如此快速地跌落神壇呢?這背后,其實和其2019年以來的激進擴張有關。
2019年初,許榮茂的兒子許世壇,被委任為世茂集團總裁一職,而在此前一直以穩健為發展基調的世茂集團,至此開始走上了瘋狂擴張的道路。
據媒體報道,在許世壇上位后,其開始瘋狂并購。從當年3月開始計算,在短短80天內,世茂集團斥資近200億元,收購了泰禾、萬通地產、股份、明發集團等房企旗下超過20個項目。而到了2020年,世茂集團還接手陷入債務危機的福晟集團旗下項目,足以見得許世壇有多豪氣。
當然,瘋狂并購并非沒有好處,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體量上的迅速擴張:在2018年時,世茂集團的總營收為855.13億;而到了2020年,世茂集團的總營收就上升到了1353.53億,2年時間營收大增58%。
但是,激進擴張、瘋狂并購也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世茂集團的負債越來越沉重。根據今年上半年的年報數據顯示,目前世茂集團的總負債高達4636億,其中短期借款為444.43億,應付賬款及票據為874.04億,而其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47.69億。
此外,根據瑞銀報告顯示,世茂集團明年1月將有約25億元人民幣的境內債券到期,到4月將有7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到期,推算明年全年將有價值44億美元的境內、境外債券以及境外銀團貸款到期,“這并不包括1200億元人民幣的表外債務”,世茂集團的負債壓力極大。
而隨著今年地產行業“入冬”,負債高企的世茂集團開始出現資金鏈緊張的問題,隨著近期一連串的問題爆發,世茂集團從此跌落神壇。
世茂集團能否渡過難關?
面對負債高企的現狀,世茂集團也并非沒有努力。
根據媒體報道,早在12月2日,世茂集團便已經把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總部大樓上海世茂大廈進行質押,以進行融資。
而到了12月13日,更是發布公告稱,以16.535億的價格將旗下物業管理業務相關公司、資產、負債和業務全部出售給關聯方世茂服務,內部進行資本騰挪,以求換取現金流。
然而,對于世茂集團而言,在龐大的負債面前,這些質押和資本騰挪根本不值一談,甚至連給利息的錢都不夠。
不過,對于世茂集團來說,好消息是其目前還在三道紅線之內:今年上半年,世茂集團保持在“三條紅線”的綠檔,扣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8%,凈負債率50.9%,現金短債比為1.9倍,相比于其他暴雷的大型房企而言,世茂集團的處境顯然要更好一些。
從現在來看,世茂集團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債券到期未還的違約行為,且還處于綠檔,而且業績都實現正增長,這都是好的現象,只要加緊銷售房產,相信世茂集團還是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渡過這個難關的。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