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分為個人投資收益和企業投資收益,指的就是企業和個人在對外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利潤,包括股利收入、債券收入、經營利潤收入等等。
嚴格的來說,投資收益屬于以項目為便捷的貨幣收入。是個人或企業在對外投資之后獲得的利潤減去投資所產生的損失之后的凈收益。
我們以企業投資收益為例,投資收益主要分為四大塊,分別是利息、利潤、股息和紅利所得。企業的投資收益是需要征收企業所得稅的,需要按照稅法來征收企業所得稅,所以對企業來說,投資收益需要在所獲得的凈利潤基礎上,再減去應當繳納的那部分企業所得稅。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要低于聯營企業,那么對于已經繳納過的企業所得稅是不予退還的。而如果高于聯營企業的稅率,那么投資方在分回來的稅后利潤應當再按照規定去補繳企業所得稅。

個人的投資收益主要包括通過投資證券、基金等理財產品方式所獲得的收益,這里有一個爭論是個人的投資時候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其實大多數的個人投資收益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比如購買國債、保險、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等等,當然,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征收個人所得稅,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我們在購買之前,需要了解清楚之后再決定。
個人投資收益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情形其實目前來說在稅法中大多還屬于空白,包括我們日常的股票交易,同樣是不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但是,我們持有股票期間得到的股息紅利收益,在個人所得稅法中則有規定,需要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包括個人投資企業債券所獲得的利息,同樣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國債,才會免征。
來源:北財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