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中國紡織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長絨棉花需求量逐年增加,而種植面積和產量并未跟隨同步增長。此外,外部因素如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等也對長絨棉花從業者造成了一定沖擊。
數據顯示,2018年長絨棉花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8.98元,2019年3月份,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公斤21元,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價格漲了10%以上。
在供給減少、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紡織企業為了保證生產,不得不接受高價采購,但也因此導致了產品成本的上升。而一些小型紡織企業因為承受不了長絨棉花的高價而不得不停產,有的轉向以較低品質棉花進行生產,甚至有些企業面臨破產。

相比之下,長絨棉花種植戶的境遇也不容樂觀。雖然價格飆升,但由于氣候變化和技術條件限制,今年的長絨棉花產量并未有明顯提高。而且受到對外貿易的影響,有些種植戶在銷售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畢竟,國外的品質棉花同樣具有競爭力。
在這個復雜的市場背景下,政府要加強對長絨棉花行業的支持和管理,增加對重點產區的補貼力度,提高品質標準,保障供應;紡織企業則需要通過技術革新、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來降低成本,同時也應當認真探索多元化的采購渠道,降低依賴度。
當然,在這個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與時俱進,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如此才能抵御住市場風險,取得更好的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