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菜籽產量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達到歷史新高。根據農業部數據預測,2021年中國菜籽總產量將達到50萬噸以上,比去年增長了3%左右。當然,這一預測也需要看具體地區和階段性的氣候因素。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增長,以及食用油價格相對穩定,中國的油脂消費在過去數十年持續增長。姜琳教授指出,“中國的油脂需求“三高”(高消費、高含油率、高進口依賴度)的結構已經成為油脂消費市場不可逆的趨勢。”
那么,在這新高的菜籽產量下,中國油脂市場又將面臨怎樣的擴展呢?

首先,是精細化經營的大勢所趨。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更加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以及消費者對于子女身體健康的越來越關注,企業將向更安全、優質的食品生產轉型,借著提升原料供應端的品質和可追溯度,搶占市場先機。
其次,是研發北方油菜新品種和推廣南方菜籽多元化利用等。菜籽是中國自給自足的主要食用油原料之一,北方油菜是我國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農作物之一,開發耐旱、高產、抗嚴寒性的新品種將成為未來該地區油菜生產的重點挑戰。另外,在南方地區,原材料豐富的長江流域等地應用價值較低的菜籽提取兒茶素、卵磷脂等功能性成分的研發還有很大的空間。
最后,是進出口貿易的曲線攀升。中國的油脂進口依賴日益加劇,尤其是大豆和棕櫚油的進口量顯著增加。筆者認為,隨著“一帶一路”、“二十四字方針”等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及地區的油脂出口貿易將有更大的合作空間,讓中國消費者品嘗到世界各地更多的精品油脂產品。
通過以上分析,檔次化消費、北方油菜品種創新與南方菜籽利用多元化,以及進出口貿易合作等,成為中國油脂市場新一輪擴展的主要方向。相信在全社會和政府的倡導和引導下,我國的油脂領域將迎來更加健康、綠色與創新的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