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日本實質上是個殖民地國家?不信,請看東京的領空
關于日本屬于殖民地國家的說法由來已久,不少人覺得過于夸張,但其實這種觀點并非空穴來風。《辭海》對“殖民地”一詞的表述很清晰:被強國入侵,喪失獨立主權的國家或地區。那么日本的主權獨立嗎?當然不獨立,詳細表現在該國的領空有很大一部分被占領軍控制,不經美國軍方的同意,無論日本民航還是軍機一旦進入便會被立即擊落。這片空域位于東京上空,覆蓋“一都八縣”,幾乎把本州島攔腰截斷。今次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這片讓日本人恨之入骨的“橫田空域”。
二戰結束后,駐日美軍把日本全國的空域納入軍事管控體制,不僅是軍機就連民航也全面禁止,換句話說這段工夫日本的飛機根本無法升空。伴著國際局勢驟變,日美關系發生變化,美國開始歸還部分主權給日本,其中就包括大部分空域的運用權,但觸及日本國土核心部位的“橫田空域”卻至今把握在美國手中。這片區域以美空軍基地“橫田機場”為中央,覆蓋東京都、山梨縣、長野縣、新潟縣、群馬縣、栃木縣、埼玉縣、靜岡縣和神奈川縣,東西兩側的飛機往來只能繞行,或者飛至禁止高度以上才可以通過。
東京最主要的民用機場為羽田國際航空港,伴著空中客流壓力的越來越重,日本人不得不在附近的千葉縣另開辟一處新的機場,名為成田空港。但不論羽田機場還是成田機場均位于“橫田空域”以東,如此一來向西飛往中國、韓國的航班只能先向南飛行,然后貼著日本海岸線繞過禁飛空域才能到達目的地。尤其可悲的是羽田機場,因為距離“橫田空域”太近,去往西部的飛機只能先朝反方向起飛,升空之后再調過頭來,然后緊急爬升到7000米以上,越過禁飛高度才能抵達九州等地。一番周折下來不僅考驗著飛行員的素質,同時對乘客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大挑戰。

1971年全日空航空公司的客機與日本自衛隊F-86軍機相撞,造成機上162人全部罹難。這場空難的起因與美軍霸占“橫田空域”,自衛隊不得不在民航集中區域設想飛行線路有很大關系。在日本民眾的抗議下,美國人允許歸還一部分空域,結果也確實說到做到,可惜這種“歸還”不是減少禁飛區域的面積,而是在禁飛高度上做文章。從1971年開始,美軍先后八次把“橫田空域”的禁飛高度下降了20%,但核心部分仍然把握在美軍手中。尤其要命的是,即便發生天然災難需要施行緊急救援,日本的飛機仍然需要得到美軍的同意才能穿過這片空域。
2017年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訪問日本,按照慣例應當將飛機停落在東道主國家的機場里。然而這趟飛機卻直接穿過“橫田空域”,降落在橫田軍用機場,令日本政府顏面掃地。目前這片空域每年給日本各大航空公司額外增加的里程達11萬公里,浪費燃油費用140億日元,埋單的天然是普通旅客。綜合上述現象,一個連政府所在地上方的領空都無法支配的國家不是殖民地又是什么?
來源:雪球-悟空明心見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