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棄風電量是指受全網用電負荷及調峰能力影響,或受電網傳輸通道限制和安全穩定運行需要等因素,風電場可發而未發出的電量。該電量不包括風電場內部輸電損耗、廠用電以及因風機自身裝備故障、檢修等原因未能發出的電量。
最常用的風電場棄風電量計算辦法是樣板機法,即調度機構要求風電場限電時,對風電場的“樣板機”不限電”,以其發電量作為同類風機的理論應發電量,減去同類各機組實際發電量,再進行匯總得出風電場棄風受限電量的計算辦法。
樣板風機的挑選原則:
1.風電場樣板機選取數量原則不超過全場風電機組數量的10%,可以根據風電實際受限情景確定風電樣板機數量
2.風電場樣板機的確定,原則上由電力調度機構指定,按照地理位置和地勢,并考慮微觀風況,進行均勻分布,充分考慮不同型號、不同容量的機組,按照窮舉法、遺傳算法等確定標桿風機搭配,力求正確反映該風電場總體實際發電能力。
3.選定的樣板機發生故障時,風電場可用相鄰風機替代故障樣板機
4. 樣板風機確定后,風電企業和電力調度機構應在不限電時段對樣板風機確定的合理性進行測試,以風電場理論上網電量與實際上網電量偏差不超過10%為合格。
關于限電時段的界定,按照風電樣板機法計算風電受限電量,限電時段以電力調度機構值班人員下達風電限電指令和解除風電限電指令工夫為準。電力調度機構和風電場均應正確記錄風電限電工夫、原因和出力限值。
詳細計算公式:
棄風電量=全風場理論上網電量-全風場實際上網電量
其中:
全風場理論上網電量=∑單機理論發電量-風場內部輸電線損-廠用電
注:單機理論發電量采用經過實驗驗證的風速-功率曲線或擬合的風速-功率曲線將風機輪轂高度處的風速轉化為單機理論發電功率,并通過工夫積分計算得出。

全風場實際發電量=風電場接入電網關口計量表讀數
以上內容主要是關于棄風電量的概念,主要參考了2017年發布的《新疆區域風電場棄風電量計算施行細則(試行)》和2013年發布的《風電場棄風電量計算方法(試行)》正確定義了棄風電量的概念和計算辦法。下面來說棄風率
上圖是2017年風電運行情景的部分數據。以全國為例,棄風電量419億千瓦時,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總計3476億千瓦時。
棄風率 = 棄風電量 /(棄風電量 + 發電量)
2017年全國棄風率 = 419 / 3476 = 12.05%,近似為表中數據 12%。類似地,其他的也可以自己算一下。
注重這里發電量數據,我認為是根據準則里的原則確認的,即:
全風場實際發電量=風電場接入電網關口計量表讀數
圖表中的“發電量”數據不同于風機實際所發電量,一點微小的差別在于,“實發電量”要減去內部輸電線損和廠用電的部分,才能得到“全風場實際發電量=風電場接入電網關口計量表讀數”。因此根據邏輯關系,這個“全風場實際發電量”也可以理解為“全風場實際上網電量”。
以上就是我對棄風電量以及棄風率的理解,歡迎指正@今日話題
簽名:
網頁鏈接
來源:雪球-Charliehao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