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指標法的定義
技術指標法:按照一定的數學模型對證券交易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并將其結果制成圖表用以對股市行情進行研判的分析方法。
原始數據:證券價格、成交量、成交金額、成交筆數、漲跌家數
技術指標的種類
趨勢類指標(MA 、MACD 、DMI、 MTM )反趨勢類指標( BIAS 、RSI、KDJ 、W&R)能量類指標(AR、BR、CR)成交量類指標(OBV)大盤指標(ADL 、ADR )
技術指標的信號方式
背離信號:指標的走向與股價(指數)的走向不一致;包括頂背離和底背離交叉信號:指標中的兩條(或多條)線發生相交現象,常說的金叉和死叉就屬此類情況。數值信號:是指指標進入超買區和超賣區。
指標參數
技術指標由指標模型和參數兩部分構成。
模型是指標所概括的股市規律的數學表達式,參數就是指標的變量,用于調整和改變該指標的運行條件,以增強指標的適應性,優化指標的使用性能。
指標的數學模型是固定的,而指標的參數是可變的;不同的指標參數會使同一指標產生不同的買賣信號。
一、趨勢類指標
3移動平均線(MA)
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
(一)移動平均線(MA)
1、移動平均的測市原理
平均價格反映了一定時期內購買該證券的平均成本。將證券的當前價格與平均價格進行比較,就可以判斷出證券價格的運動趨勢。若證券價格在平均價格之上,則意味著市場的買力較大,其價格將會繼續上升;當證券價格落到平均價格之下時,則意味著市場供過于求,賣壓較重,其價格將會繼續下跌。
2、移動平均的種類與計算方法
(1)算術移動平均數(MA)
其中:Ci-第i日的收盤價或收盤指數。n-移動平均的時間周期。算術移動平均法賦予計算期內每一日價格以相同的權重
(2)指數平滑移動平均(EMA)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
(3)動態移動平均(DMA)
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a小于1。
3、移動平均線的周期
根據計算時期的長短,移動平均線又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移動平均線。
以5日、10日線觀察市場的短期走勢;
以30日、60日線觀察市場的中期走勢;
以120日、255日線觀察中長期走勢。
西方國家的投資機構則重視200日移動平均線的情況,并以此作為長期投資的依據。
移動平均線的運用
(1)長、短期移動平均線的配合使用
“黃金交叉”:當市場行情價位站穩在長期與短期移動平均線之上,其中短期均線向上突破長期均線時,為買進時機;
“死亡交叉”:當短期均線由上向下突破長期均線時,則為賣出時機。
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2)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的配合使用
(3)葛蘭維爾法則
紅色點-買入時機;藍色點-賣出時機
(二)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
MACD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的聚合和分離的征兆,加以雙重平滑運算,用以研判買進與賣出時機的技術分析指標。
MACD的計算原理
1、計算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2、計算離差值(DIFF)
3、計算DIFF的9日EMA(即“離差平均值”,用DEA表示 )及MACD
MACD的運用
當DIF和DEA均在0以上時,屬多頭市場;
當DIF和DEA均在0以下時,屬空頭市場;
DIF與DEA的交叉;“背離信號”的判斷(圖);
觀察MACD柱狀線的長短變化。當柱狀線在0軸以上由長開始變短,即為賣出信號;當柱狀線在0軸以下由長開始變短,即為買入信號。
MACD底背離
(三)趨向指標(DMI)
(1)計算當日動向值(DM)
先確認“趨向變動值”(DM)是上漲還是下跌,分別以+DM與-DM來表示。
A.無趨向:有兩種情況:內移日(今日最高價低于或等于昨日最高價,今日最低價高于或等于昨日最低價)兩力均衡日(若今日最高價高于昨日最高價,其差額絕對值剛好等于今日最低價與昨日最低價更低的差額絕對值,形成兩力均衡走勢)。
nB.上升趨向:今日最高價高于昨日最高價,今日最低價高于或等于昨日最低價(或兩力不均衡),則出現上升趨向值。
+DM=今日最高價-昨日最高價

C.下降趨向:今日最低價低于昨日最低價,今日最高價低于或等于昨日最高價(或兩力不均衡) ,則出現下降趨向值。
-DM=昨日最低價-今日最低價
注意:這里應負號僅代表下跌方向。
(2)計算真實波幅(TR)
真實波幅TR是通過比較下列三種價格差額的絕對值,取其中差值最大者作為每日的真實波幅。
(1)當日最高價與當日最低價的差距(H-L);
(2)當日最高價與昨日收盤價的差距(H-YC);
(3)當日最低價與昨日收盤價的差距(L-YC)。
其計算公式為:
TR=max[(H-L),(H-YC),(L-YC)]
(3)計算方向線DI
方向線(DI)為探測價格上漲或下跌的指標,分為“上升方向線(+DI)”及“下跌方向線(-DI)”。
將14(參數)天內的+DM、-DM及TR平均,則N天的上升或下跌方向線的計算方法如下:
(4)計算動向指數DX、ADX
動向指數DX是用于測定市場是否處于過熱或過冷的極端狀態的。其計算公式為:
DMI指標的應用
(1)±DI的運用
+DI表示最近數日(14天)內實際上漲力量的百分比,-DI則表示實際下降力量的百分比。當股價持續下跌時,-DI值不斷出現,將會使下降方向線的數值不斷提高,相應的上升方向線則呈下降態勢;若股價持續上漲時,情形恰好相反;而當股價走勢呈牛皮盤整時,兩線的差異很微小。
當走勢維持某種趨勢時,若+DI從下向上遞增突破-DI時,顯示市場內有新多頭進場,愿意以較高的價格買進,此為買進信號;
若-DI從下向上突破+DI時,顯示市場內有新的空頭愿意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則為賣出信號;
當走勢呈盤整時,±DI所發出的買賣信號視為無效。
(2)ADX的運用
因ADX為DX的平均數,因而它可有效地判斷當前的市場趨勢走向。
(1)當行情走勢呈單一方向發展,無論是上漲或下跌,ADX值都會逐漸增加。
(2)當市場行情反復漲跌呈牛皮狀態時,ADX會出現遞減。當ADX值降至20以下,且出現橫向移動時,可以斷定市場為牛皮市,趨勢不明朗,投資者應離場觀望,不可依±DI的交叉發出的買賣信號入市。
(3)當ADX值從上升趨勢轉為下降時,顯示原有市場趨勢即將反轉,此時,±DI 線有逐漸靠攏或交叉的表現。
(四)動力指標(MTM)
動力指標是以價格漲跌的速度作為分析對象,研究股價波動過程中的加速、減速以及慣性作用等各種觀象,以達到揭示價格走向的高點或底部的目的。
MTM(N)=C-Cn
MTM的運用
(1)MTM表示價格上升或下降的速度。
如果價格上升,而且動力指數線居于零線上方也步步上場,則意味著上升趨勢正在加速。
如果動力指數由上升轉為持平發展,則意味著當前收市價格的上漲幅度與10天前的漲幅大小一樣。盡管價格仍在上升,但上升速度已趨平穩。
如果動量指數開始向零回落,雖然此時價格的上升趨勢仍然存在,但其速度趨于減小,說明上升趨勢的動量正在衰退。
當動量線穿過零線向下運動,說明最近的收市價低于10天前的收市價,反映出近期的下降趨勢。
如果動量指數繼續下降遠離零線,則表示下降趨勢獲得動量。僅當動量指數重新上升之后,我們才能判斷下降趨勢開始放緩。
(2)動量指數曲線超前于價格變化。
由MTM的構造可知,其曲線的運動總領先于價格運動。當MTM曲線到達反轉點時,現存價格趨勢仍按原方向發展。當MTM曲線反向運動時,價格趨勢才到達轉折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