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企業進行基本面分析的時候,已獲利息倍數是一個經常會用到的指標,而且計算起來比較簡單,直接用息稅前利潤總額除以利息支出就可以得到,但是不少投資者對于該指標的作用還具有疑問。
已獲利息倍數可以衡量企業的什么?
已獲利息倍數可以衡量企業的獲利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在利用這個指標時應該注意到會計上是采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收入和費用的,本期的利息費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本期的息稅前利潤與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獲利息倍數的使用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合起來;另外最好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低于2,說明企業償還債務利息的能力較差。遇到這樣的情況投資者要慎重考慮,因為企業面臨著相當高的償債風險,選股的時候還需要以避開為主,或者是結合其他指標綜合考慮。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