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進入股市,首先應該學會的就是如何看大盤。因為大盤反應了當天或一段時間內的股市行情。一般而言,證券公司的營業大廳的墻上都掛有大型的彩色顯示屏,用于顯示當前股市行情,即大盤。而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少有人去證券公司看大盤。大盤一般包含如下內容:
前收盤價:前一個交易日收盤時的價格。
最高價:當日開盤后的最高成交價
最低價:當日開盤后的最低成交價。
最新價:當前股票剛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買入價: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買進某支股票的價格,通常只顯示最高買入價。
賣出價:是指證券交易系統顯示的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賣出某種股票的價格,通常只顯示最低賣出價。對投資人來說,則是買入參考價。
買盤:是當前申請買股票的總數。
賣盤:是當前申請賣股票的總數。
漲跌:治當前股票價格與和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相比的漲跌情況。有直接標出漲跌的錢數和給出漲跌幅度的百分數兩種表示方法。
現手:剛成交的這一筆交易的交易量的大小。
買手: 是比最新價低3個價位以內的買入手數之和的數量。
賣手: 是比最新價高出3個價位以內的賣出手數之和的數量。
成交量:開盤后個股交易的所有手數之和。
總額:開盤后個股交易的所有金額之和,它的單位通常是萬元。
怎樣看分時走勢圖
大盤分時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又稱為即時走勢圖。大盤分時圖其主要包含柱狀線、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粗橫線、黃色柱狀線、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
1. 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
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的變化,反應了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的情若程度。當大盤向上拉升時,紅色柱狀線越多越長,說明大盤上漲力度越大,如果紅色柱狀線逐漸減少并縮短,則說明大盤上漲力度在逐漸減弱。而當大盤向下運行時,綠色柱狀線越多越長,說明大盤下跌力度越多,反之則越小。
2. 粗橫線
粗橫線所處的位置為上一個交易日指數的收盤位置。它是當日大盤上漲與下跌的分界線,它的上方,是大盤的上漲區域;它的下方,是大盤的下跌區域。
3. 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
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都表示大盤指數,但不同的是,白色曲線表示的是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而黃色曲線表示的是不喊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4. 黃色柱狀線
黃色柱狀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最左邊一根特長的線是集合競價時的交易量,后面是每分鐘出現一根。成交量越大黃色柱狀線越長;成交量越小黃色柱狀線越短。
個股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

白色曲線即分時價位線,表示個股的分時成交價格。
2. 黃色曲線
黃色曲線即分時均價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它是從當日開盤到現在平均交易價格畫成的曲線,其作用類似移動平均線。
3. 賣盤等候顯示欄
賣盤等候顯示欄顯示依次等候賣出的掛單。起排列順序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即賣出掛單報價低的排在前面,賣出價高的排在后面;而當賣出價相同時,則誰先掛出賣單,就排在前面。
4. 買盤等候顯示欄
買盤等候顯示欄依次顯示等候買進的掛單,與賣盤等候顯示欄相反的是,買盤掛單報價高的排在前面,股價低的排在后面;當報價相同時,則一樣是誰先掛單誰排在前面。
5. 成交價格、成交量顯示欄
該欄目有10個內容,我們在此一一說明。
均價:從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平均價格。
開盤:當日的開盤價。
最高:開盤后,個股成交的最高價格。
最低:開盤后,個股成交的最低價格。
量比:開盤后,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五個交易日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之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一個指標。
成交:即買賣雙方的最新一筆成交價。
漲跌:當日該股上漲和下跌的絕對值,以元為單位。
幅度:當日開盤到現在股價的上漲或下跌的幅度,大小以百分比表示。若幅度為正值,數字顏色顯示為紅色,表示股價在上漲;若幅度為負值,數字顏色顯示為綠色,表示股價在下跌。
總手:即當日開盤一直到現在為止總成交總手數。
現手:最新一筆已經成交的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的每筆成交明細,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
6. 外盤、內盤顯示欄
外盤即主動買盤,就是按市價直接買進后成交的籌碼,成交價為個股當前賣出價。
內盤即主動賣盤,就是按市價直接賣出后成交的籌碼,成交價為個股當前買入價。
而當外盤比內盤大很多股價上升時,說明當天有很多人在買盤;當內盤比外盤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說明有很多人在拋售手中的股票。
當外盤遠大于內盤,但股價仍然在下跌時,如果股價處于低位,并且成交明細中大買單較多,說明此時莊家正在逢低吸籌。而股價處于相對高位時,如果大賣單較多,說明莊家正在借機出貨。如果大賣單不多,則說明此時個股手市場關注度仍然較高,后市仍有可能繼續沖高。
當外盤遠小于內盤時,而股價還在漲,則表明莊家在利用大盤跳水之際打壓股價,震倉洗盤。
7. 最近幾分鐘成交顯示欄
該欄可以顯示當時最近幾分鐘連續10筆成交情況,即幾點幾分以什么價位成交,每筆成交手數是多少。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