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大宗交易折價成交
大宗交易如果折價太多,則股價一般不好,會跟隨下跌,如果是平價或小幅度折價,則對二級市場有一定的支撐,甚至推升股價,大宗交易的時間也要和股票的價格位置的高低配合起來觀察,如果是在低位,則問題不大,如果在高位則需小心。大宗交易的賣方一般是產業資本,而買方一般就是市場炒家,也就是莊家,買入金額越大,對后市上漲更有利。擴展資料(一)交易雙方場外達成初步意向(也可在系統內發布交易信息),并記錄證券名稱、交易價格、交易數量、對方席位號、約定號(6位數字)等信息。(二) 交易雙方在交易時間內到各自證券營業部,填寫大宗交易委托 單,由營業部大宗交易經辦人員進入大宗交易系統,并按照委托單內容操作。(三)交易系統核實該大宗交易符合相關條件后確認交易、劃撥證券 和資金到交易對方賬戶,并在下一個交易日公布該交易信息。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宗交易
二、大幅折價的大宗交易代表什么?
大宗交易,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通道,屬于大額和大宗的股份交易的渠道。為什么大多數折價?這是因為涉及“大宗”股份——所謂大宗,就是,金額巨大,數量巨大。而至于是否是“機構收割散戶的工具”這個則因“人”因“事”和因“股”而異了,簡單地說是“機構割散戶的工具”有過度和妖魔化“大宗交易”和“機構”的嫌疑了。其實大宗交易不一定都折價,有平價交易的,有溢價交易的,當然也有折價交易的。所謂平價交易就是指股票實時價格是多少,就按多少進行大宗交易進行成交。比如,今天某股票的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之間達成買賣協議就按10元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成交。所謂溢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高于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蹤交易成交。比如,當天的收盤價是10元,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11元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溢價10%。所謂折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低于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進行買賣成交。比如,當天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協商一致,按9元的價格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折價10%。每一筆大宗交易都有他代表的意義,交易的實際情況不同,意義也不同。一般來說,平價交易不代表利好,也不代表利空,有機構拋售,也有機構愿意接盤,這說明不了股票有什么問題。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臺,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溢價交易往往代表利好,因為有機構比較看好該股票的成長性或者說股價未來的上漲空間,才愿意以更高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獲得大量籌碼。折價交易有利空的說法,也有中性的說法,利空的說法是減持的機構不惜成本拋售籌碼,有可能是公司未來的業績預期不好,機構不再看好這家公司股票才會不惜成本價的拋售籌碼。良性的說法是,有的大股東需要用錢,特殊情況急需把資金變現,所以才低價賣股票,雖然是低價賣,有機構愿意買,說明有構也是看好未來的成長愈期的,否則,股價再低也沒機構愿意接盤。對于有人說“大宗交易是機構投資者收割散戶的利器”,我并不認同。因為任何交易工具都是中性的,看誰更能充分利用。確實有些機構利用大宗交易倒倉或收集籌碼,但更多的方便股東與機構大量買賣的需要。
三、大宗交易折價對股價的影響
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于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于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于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一般來說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上對股價有向上牽引的作用,折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下牽引的作用。溢價,表明這只股票被大幅低估,主力愿意高位進貨,說明后面可以持股待漲,折價表明對它后面的趨勢是預計為下跌,所以后面下跌的概率極高。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并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四、股票300萬元大宗交易為什么折價百分二十賣?為什么不正常交易!是不是大小非?還是有陰謀?
大宗交易折價10%應該是正常的,畢竟接盤方要考慮賣出時的風險,所以要求折價幅度要大一些,百分之二十,除非是急于套現,對于限售股解禁而言,折價20%股東依然獲利好幾倍的。
五、為什么每次大宗交易都折價10%左右
一個是交易量過大,需要安全墊,也有可能是需要降低自己賬戶調倉的成本(傭金和印花稅),如果是大股東減持的話還可以 做到合理避稅
以上就是有關為什么股票大宗交易會有折價的詳細內容...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