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認購與申購,對于很多新基民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問題,申購和認購的區別是什么,哪種方式更好,兩種方式可以轉換嗎?本文就來為您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關于基金認購與申購的區別?
基金購買分認購期和申購期。基金首次發售基金份額稱為基金募集,在基金募集期內購買基金份額的行為稱為基金的認購,一般認購期最長為一個月。而投資者在募集期結束后,申請購買基金份額的行為通常叫做基金的申購。在基金募集期內認購,一般會享受一定的費率優惠。以購買100萬以下華富競爭力為例,認購費率為1.0%,而申購費率為1.5%。但認購期購買的基金一般要經過封閉期才能贖回,這個時間是基金經理用來建倉的,不能買賣,而申購的基金在第二個工作日就可以贖回。
認購與申購那個好呢?
認購適合“白馬”基金
由于認購基金有幾個月的封閉期,這幾個月幾乎是沒有運作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并且走出封閉期之后, 基金的運作水平如何還不得而知,所以,選擇認購方式時,必須對所認購的基金進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基金的預期投資構成、基金公司的信譽、基金經理資歷等等, 如果你認為這只基金是有潛力的“白馬”,這時可以大膽采用認購方式。另外,同樣一只基金,認購和申購的費率是不一樣的,基金公司為了追求首發量,規定的認購費率一般低于申購費率。
比如認購5萬元某基金的費率為1%%,申購費率則為1.8%%,二者相差0.8%%個百分點。所以,單從節省手續費的角度考慮,看好某一只基金,應盡量選擇在發行時認購。

申購可以避免“踩雷”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比較青睞以申購的方式來購買基金,因為采用認購方式,萬一對基金把握不準,很可能會踩著“地雷 ”,給自己的投資造成較大損失。而采用申購的方式,可以靜觀這只基金走出封閉期后的表現。雖然申購手續費貴一些,但畢竟能盡量避免和化解投資風險。特別是對于貨幣基金來說,由于進入開放期之后,基金每天會公布7日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各基金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差距較大,這種情況下,綜合衡量、優中選優的申購會更有利于提高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曲線”認購巧變申購
一旦采用認購或申購方式購買基金后,短期內不應贖回和置換,其中的重要障礙就是來回的贖回、申購費率較高,但各大基金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對本公司內各種基金的轉換是有優惠的。另外,貨幣基金無論認購、申購還是贖回都免費,所以靈活利用好這兩個資源,以“曲線”認購的方式來投資開放式基金可以達到方便置換、節省費用的目的。以某基金為例,按照基金公司的規定,該公司的貨幣基金可以轉換為股票基金或平衡型基金,轉換費率僅為1%,而直接申購這兩種基金,申購費率都在1.5%%以上。
因此,先用認購或申購的方式購買貨幣基金,然后再轉換成你看好的股票基金或平衡型基金,這樣,你花了認購的錢,卻達到了申購選基金的理財效果。這個方法值得一試。
介紹閱讀
來源:希財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