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風險溢價,簡樸的說就是投資股票劃算呢?還是投資債券劃算,在股權風險溢價超過1%的時分,就是投資股票的好時點,歷史上包括2005年,2008年底,2012-2013年。而股權風險溢價跌破-1%,就是我們該賣股票換債券的時分,歷史上有2007年,2009年,2015年。所以這張圖,其實就是我們的操作指引,股權風險溢價高上去了,就買入,股權風險溢價低下來了就賣出,或者升高股票資產配置。其他工夫持股不動。這就是最簡樸的策略。你能做到嗎?投資其實就是大道至簡,越簡樸的辦法越能掙錢。
就是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比上債券的收益率,而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就是整個市場市盈率的倒數,債券的收益率,可以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而中國的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又被視為無風險收益率,假如國債出了問題,你把錢藏冰箱里也不值錢了。原理就是兩個資產間的收益對比,大資金首先考慮的不是收益而是風險,那邊劃算就會去那邊。
看問題要多看它的底層邏輯,邏輯對了結果肯定不會差,不要只聽那些所謂的專家的結論,結論不重要,每個人去猜一個未知的事物的時分都有可能對,也可能錯,有的時分他只是趕上了。
當然每一種辦法,都有其長處和缺點,這其實也是宏觀和市場分析的精髓所在,我們應當綜合運用。找到那個春種和秋收的機會,找到了市場的秘密之后,投資其實可以很輕松。
另外有人說,經濟不好,所以A股下跌,這就更是舍本逐末了,首先要明確的是,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而經濟則滯后股票市場反應。2000 年以來 A 股歷次底部均提前經濟(盈利)大約 1-2 個季度見底。05 年 2 季度申萬 A 股指數(季度收盤價)見底,06 年 1 季度經濟(盈利)見底回升;08 年 4 季度大盤見底,09 年 1 季度經濟(盈利)見底回升;11 年 4 季度大盤筑底,12 年 1 季度經濟(盈利)回升;15 年 3 季度大盤創下階段性低點,經濟(盈利)15 年 4 季度開始回升。所以顯然這個判定是不成立的。經濟不好,早已經反應在了股市的價格之中。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