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閃現,2021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3%,再次轉負。
CPI同比漲跌幅走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1月CPI同比由正轉負
受食物價格漲幅等影響,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由負轉正。1月CPI同比為何再次轉負?
“新年錯月導致上一年同期比照基數較高,CPI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3%。”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檔統計師董莉娟解說。
數據閃現,1月食物價格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展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0個百分點。食物中,鮮菜價格上漲10.9%,漲幅擴展4.4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下降3.9%,降幅擴展2.6個百分點;雞肉和鴨肉價格別離下降10.7%和6.8%,降幅均有收窄。
另,非食物價格由上月相等轉為下降0.8%,影響CPI下降約0.64個百分點。非食物中,交通通訊價格下降4.6%,寓居價格下降0.4%,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4%。
“據測算,在1月份0.3%的同比降幅中,上一年價格變化的翹尾影響約為-1.3個百分點,新提價影響約為1.0個百分點。”董莉娟指出,扣除食物和能源價格的中心CPI同比下降0.3%,首要受服務價格同比下降較多所造成的。
據董莉娟介紹,2020年1月份恰逢新年,且疫情影響還未閃現,服務價格上漲較多。本年2月過新年,加之部分發出疫情影響,1月居民出行及一些觸摸式服務消費均有削減,出行類服務價格同比下降較多,其間飛機票和旅行社收費價格同比別離下降33.2%和9.9%;其他服務價格同比也有所下降,美發價格同比下降1.3%,家庭服務價格同比漲幅從上一年3.5%回落至本年的0.9%。
肉蛋菜“發飆”,食物價格環比上漲
“從環比看,受節日接近、部分地區疫情和低溫氣候等要素影響,CPI上漲1.0%,漲幅比上月擴展0.3個百分點。”董莉娟說,其間,食物價格環比上漲4.1%,漲幅擴展1.3個百分點。

食物中,蔬菜、雞蛋、豬牛羊等肉類價格大幅上漲是首要要素。
“受部分地區呈現降溫及雨雪氣候影響,鮮菜出產儲運本錢添加,價格上漲19.0%,漲幅擴展10.5個百分點;因為產蛋雞存欄有所下降,加之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雞蛋外銷,雞蛋價格上漲11.1%,漲幅擴展8.2個百分點;受節前消費需求添加、飼料本錢上升等要素影響,豬肉、牛肉和羊肉價格別離上漲5.6%、1.2%和2.7%。”董莉娟稱。
不過,跟著國家加大豬肉、蔬菜等投進力度,商場供應有所添加,食用農產品價格逐漸企穩。據商務部監測,1月25日至31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商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5%。雞蛋、豬肉價格別離下降3.9%和1.7%;菜花、菠菜、西蘭花等17種蔬菜價格不同程度下降。
新年將至,人們最關懷“菜籃子”穩不穩?“當時,我國生豬產能康復氣勢杰出,畜禽、果蔬、水產品出產安穩、供應足夠,估計新年期間‘菜籃子’產品全體出產局勢較好,商場供應徹底有保證。”農業鄉村部鄉村協作經濟輔導司副司長毛德智指出。
全年CPI有望先升后穩
2020年,“二師兄”價格起起落落,成為影響CPI變化的重要要素。近期豬肉價格再次下行。
據農業鄉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商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月29日至2月5日,豬肉批發價格45.85元/公斤,環比降2.0%,同比降6.1%。
“2020年以來,在商場拉動和政策鼓勵兩層效果下,生豬出產繼續加速康復,非洲豬瘟疫情得到有用操控,生豬商場供應繼續改進。”毛德智介紹,估計本年1-2月份生豬出欄比上年同期增加25%左右,后期供需聯系將越來越寬松。
“季節性和氣候要素帶來的價格回彈在開春之后將逐漸衰退,高基數效應和豬肉價格繼續下行將對全體價格構成下行壓力。”招商銀行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譚卓指出,全球經濟修正向好將帶動能源價格進一步上升。跟著經濟康復常態,需求回暖疊加低基數效應將拉升消費,帶動中心CPI上升并對全體價格構成支撐,二季度開端CPI將逐漸上行。
“全體來看,2021年我國的物價水平大概會堅持溫文上漲,受上年同期基數影響,估計全國CPI漲幅會呈現一個先升后穩的走勢。”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表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