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紅太陽集團流動性問題走向公開化,且紅太陽46億元資金遭到南一農集團占用。5月末,形勢似乎陡然變化,紅太陽公告稱資金占用問題已得到解決。楊壽海在今年6月甚至稱,將在未來的三年中創造一家年銷售、市值“雙超”千億元,年創利稅、利潤“雙超”50億元的公司。
然而,楊壽海旗下各公司風波仍在延續。南一農集團自今年3月以來已數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而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紅太陽于7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持續性資產處置
南京華歌置業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獨資股東于近日由南京第一農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一農集團”)變更為南京國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國誠生物”)。
此前于7月7日,南一農集團剛從國誠生物手中接盤華歌置業。而更早之前華歌置業由南一農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南京紅太陽現代服務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直至2019年9月國誠生物接手。
國誠生物由41名自然人股東持有,其與南一農集團亦有淵源。據紅太陽2011年的文件披露,國誠生物于2009年成立后即受讓了楊壽海轉讓的南一農集團全資股東江蘇國星投資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持股比例為5.73%。目前,國誠生物仍在江蘇國星的股東之列。
另一企業南京紅太陽跨境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紅太陽供應鏈”)工商信息顯示,其于7月14日發生投資人變更,獨資股東由南京世界村云數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南京軍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發生變更。
紅太陽供應鏈成立于2017年1月,注冊資本11.8億元,其原獨資股東南京世界村云數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南一農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至于紅太陽供應鏈的新股東南京軍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軍森科技”),其經股權穿透后系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國企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持有。
企查查信息顯示,除新近成為紅太陽供應鏈的獨資股東外,軍森科技還參股了一家名為南京諾森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后者成立于今年4月,股東為軍森科技和南京熱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除紅太陽供應鏈,南一農集團還退出了另一家現代服務業企業。
海南紅太陽現代服務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南紅太陽”)工商信息顯示,其于8月4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原持股35%的南京紅太陽現代服務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紅太陽現代服務業”)退出,另一原持股65%的股東海南逸仙城康養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海南紅太陽獨資股東。
海南紅太陽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冊資本1億元,主營現代服務業項目策劃、投資、經營、管理等。前述股權變更前,紅太陽現代服務業曾為海南紅太陽的獨資股東,直至海南逸仙城康養投資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入主。
紅太陽現代服務業亦為南一農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南一農集團2015年9月的一份發行文件披露顯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紅太陽現代服務業總資產5.33億元,總負債3.07億元,所有者權益2.26億元;201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萬元,利潤總額-199.10萬元,凈利潤-199.10萬元;最近一年一期紅太陽現代服務業尚未實現營業收入,故發生虧損。
至于海南逸仙城康養投資有限公司,其股東為海南牧海犁田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海南領海游艇海釣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均由自然人持有。
此外,南一農集團還于8月18日退出了此前直接持股8%的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而南一農集團全資控股的南京紅太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參股的南京紅和一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仍為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重要股東,南一農集團仍掌有該公司控制權。
崩潰邊緣
持續股權變動,楊壽海怎么了?
南一農集團為江蘇企業家楊壽海旗下主要骨干企業。
據工商信息,南一農集團的全資股東為江蘇國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星投資”),楊壽海持有國星投資69.98%股權,即對南一農集團持股69.98%,實現控股。
楊壽海旗下另一重要產業為去年首次闖進中國企業500強的南京大型民企紅太陽集團。
紅太陽集團的股權結構為高淳縣國有資產經營(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南一農集團持股49%。楊壽海資產版圖中還有一家上市公司紅太陽(000525.SZ),南一農集團為紅太陽控股股東,紅太陽集團為其第二大股東,楊壽海為紅太陽實際控制人。
在資本市場,紅太陽聲名不小。其2012年完成對寧天龍A重組實現農藥產業整體上市后,向植保科學、植物營養、醫藥保健、健康食品、健康農業、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數據八大產業擴張。
那么,紅太陽究竟是如何陷入困境的?

股價下跌直接沖擊的是股權高比例質押的上市公司大股東。
據紅太陽去年9月下旬的公告,截至2019年9月25日,南一農集團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71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6.58%;累計質押上市公司股份2.44億股,占其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90.16%,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2.00%。
很快,轉讓股權的消息漸次出現。
2019年9月26日,南一農集團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紅太陽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75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65%。
2019年11月,紅太陽再發公告稱,南一農集團擬與第三方商談籌劃轉讓部分股權事項,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實現共贏。
工商資料顯示,南一農集團于去年9月退出了原全資控股的江蘇紅太陽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國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后者新任獨資股東。
據紅太陽此前披露介紹,截至2018年10月末,紅太陽醫藥集團總資產為11.37億元,總負債為10.18億元;2018年前十個月實現營業收入5.38億元,凈利潤5476.6萬元。
至于紅太陽醫藥集團的新股東南京國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其由數十名自然人股東持有。國潤生物與南一農集團亦有交集,其參股了南一農集團獨資股東江蘇國星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46%。
到去年11月,違約陰影開始浮現。
2019年11月下旬,紅太陽公告,其獲悉因南一農集團在招商證券辦理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2019年11月13日招商證券對南一農集團質押的紅太陽少量股份(58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10%)進行了違約處置,屬于被動減持。
根據2019年年報,南一農集團出現流動性危機,對上市公司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形,報告期新增占用金額達46億元,將爭取于今年5月28日前償還。
至此,紅太陽的困境公之于眾。然而僅僅短時間過后,5月底紅太陽宣布,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對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余額降至0.00元。
紅太陽同時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合規意識,規范公司運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防范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在今年6月的致辭中,楊壽海稱,我們重新盤活了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紅太陽,而且在未來90天中將徹底恢復健康,同時還將在未來的三年中創造一家年銷售、市值“雙超”千億元,年創利稅、利潤“雙超”50億元的世界“小巨人”零負債高科技國際化品牌公司。
楊壽海何以走出資金困境?
根據官方表態,其脫困有賴于主營業務的現金流。紅太陽集團官網顯示, 紅太陽正充分發揮主業優勢,通過聚焦、增效和轉型,努力化危為機。其中,公司治蝗滅蝗系列綠色環保農藥供不應求,創造了豐富的現金流。
而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紅太陽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將出現大幅下滑。其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為盈利4500萬元至675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3.03%至82.02%。
事實上,楊壽海的壓力并不小。
就在宣布紅太陽將在未來90天內徹底恢復健康的次日,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法院作出(2020)皖1702執保209號執行裁定書,因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分行申請,裁定凍結被執行人安徽世界村功能飲品有限公司、紅太陽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第一農藥集團有限公司名下價值1950萬元的財產。上述被執行人中安徽世界村功能飲品有限公司為紅太陽醫藥集團全資子公司。
目前紅太陽集團、南一農集團與楊壽海所持紅太陽股份均大比例質押。
據紅太陽7月29日公告,紅太陽集團、南一農集團與楊壽海合計持股55.24%,累計被司法凍結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7.13%。
再過一個月,監管也出手了。7月6日,紅太陽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8月6日,紅太陽就進展公告稱,目前證監會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