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海康威視(002415)股價暴跌6.61%,市值蒸發185億,這也是今年2月3日千股跌停以來的最大跌幅。
然而這一切要從兩天前的一則公告說起……
5月23日,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龔虹嘉擬在未來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即不超過1.87億股。而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減持金額高達約56億。
是“中國孫正義”,更是“A股套現王”
2001年,龔虹嘉以245萬元的價格投資了海康威視,占股49%。
海康威視于2010年5月28日上市,22日收盤總市值約2800億元,在深交所中小板中市值位列第一。根據當時的招股書,龔虹嘉持股比例為24.80%,位列第二大股東。他同時擔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長,不過不從上市公司領薪水。
而到了2016年的時候,龔虹嘉所持海康威視股份對應市值已讓這筆投資的回報超過萬倍,投資海康威視的成功也讓他被稱為“中國孫正義”。
與其說龔虹嘉是投資給海康威視這家公司,倒不如說投資給他的校友。據龔虹嘉自述,投資海康威視是抱著幫老同學創業的目的,沒想到獲得巨大收益。
龔虹嘉和海康威視創始人陳宗年、胡揚忠是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科學院)校友。目前,陳宗年任海康威視董事長,胡揚忠任總經理。
龔虹嘉最近一次減持海康威視是在2018年1月,距今已有2年多。
據藍鯨財經不完全統計,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龔虹嘉先后出手21次已經減持套現146億元,套現金額加上目前持股金額合計高達522億元,是初始投資金額245萬元的2萬倍還要多。
兄弟唱雙簧被警示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龔虹嘉減持的股份,不少由公司總經理胡揚忠接盤。
2016年12月23日,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00萬股,成交金額1.14億元,成交均價為22.8元;同一天,胡揚忠亦通過大宗交易增持了500萬股,變動均價為22.8元每股。
2016年12月27日,龔虹嘉繼續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550萬股,成交金額3.565億元,由此計算其成交均價為23元每股;同日,胡揚忠買入的股數恰好也是1550萬股,變動均價同樣是23元每股。
當年,胡揚忠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買入,累計增持12筆,增持金額16.98億元。
今年3月14日,海康威視公告稱,龔虹嘉、胡揚忠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結案告知書》,以及浙江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副董事長龔虹嘉、總經理胡揚忠在增減持股份過程中未向海康威視報告為他人提供融資安排的情況,違反了相關規定,兩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龔虹嘉在過去20多次的減持但并未影響海康威視成為A股的大牛股。
可見龔虹嘉只是海康威視股價下跌的一個因素,目前公司的基本面或已發生了變化。

十年大白馬紅利吃盡
提起海康威視,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就是攝像頭。
海康威視上市后,一切都顯得太過順利。其營收從2010年的36.0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76.58億元,歸母凈利潤從2010年的10.5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24.15億元。公司一路飛速發展,坐穩國內“安防龍頭”。
近10年攝像頭行業快速發展,這要歸功于“平安城市”項目迅速在全國鋪開。2016年,國家又提出了"雪亮工程"項目,目標是實現"全網覆蓋"、"全網共享",在2020年重點監控區域監控覆蓋率達到100%,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聯網率達到100%。面對紛至沓來的訂單,海康威視一路以來吃著這波紅利。
天眼查顯示,海康威視屬于“國字號”企業,最終控股人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只因其業務不僅涉及民用安防,還涉足國防涉密行業。
據了解,攝像頭的采購者與我們熟知的空調、手機不一樣,其銷售的對象主要是政府和企業,其中政府占比超過30%。除了政府采購,攝像頭最大的銷售對象不是消費者,而是企業。
但是這一切從2019年開始漸漸發生了變化。
2019年,公司營收為576.58億,同比增長15.69%;歸母凈利潤為124.15億,同比增長9.36%,兩項數據均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凈利潤增速更是首次跌破兩位數。
對營業收入增長的下滑,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政府訂單的下滑。過去政府訂單的主要驅動是“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等,但就目前的攝像頭覆蓋率來說,城市的攝像頭覆蓋率相對較高,特大城市北上廣深的攝像頭擁有量已經很高。
多元布局,擬分拆子公司上市
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直言:“從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來說,2019年確實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不過公司補充稱:“我們相信2019年不會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在今年一季報,海康威視更是出現了收入和凈利潤同時負增長的情況。
另一方面,去年10月初海康威視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這一挑戰無疑是這十年來的最大考驗。海外限制導致海外業務風險上升,影響其境外業務的擴張。財務上公司存貨大幅增加,現金流凈額有所下降。
不過可喜的是,目前海康威視不再局限于安防,也不再局限于硬件領域。
比如去年投入運行的大興機場,全流程無紙化通關,旅客使用身份證件和生物識別標識,無須使用任何紙質登機牌便可實現值機、行李托運、安檢、登機等全過程自助化乘機體驗,背后正是海康威視提供的AI算法、高清視頻等技術手段與產品解決方案的支撐。
這兩年海康威視正嘗試著多元化的創新業務。
不久前的4月25日,海康威視宣布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螢石網絡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據了解,螢石網絡成立于2015年3月,由海康威視持股60%,杭州海康威視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40%,以智能視頻與視覺技術為核心,通過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及控制等技術,打造智能家居產品和物聯網平臺,為家庭、個人及小微企業提供智能化產品和服務。
從財報上看,海康威視在智能家居領域已小有建樹,2019年銷售額為25.92億元,同比增長58.38%;而海康機器人業務營收8.14億元,同比增長23.88%。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