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祝義才祝義材祝義財
雨潤集團風雨飄搖愈甚,投資者對祝義財想念越深。
自發布2017年上半年財報以來,雨潤食品(01068.HK)的股價一跌再跌,截至11月2日收盤,股價僅為0.94港元。同日,雨潤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央商場
雨潤食品和中央商場作為雨潤集團的兩大支柱,巔峰期市值加起來超過千億元,如今僅剩百億元。
一位股民曾這樣分析祝義財和雨潤的命運關系:“祝義財不管無罪釋放還是判刑入獄,雨潤都會漲;但如果祝義財繼續失蹤,那雨潤會一直迷失。”這代表了投資者共同的焦慮——他們只想盡快得到一個結果,無論祝義財的命運如何。
他貴為江蘇首富,捐出2100萬元入選2015胡潤慈善榜,父母卻長期居住在桐城老家一座僅有兩層樓的院落里。雨潤在資本市場的高歌猛進曾令人聞風喪膽,早期以零代價或低代價收購眾多國企,旗下江蘇地華曾耗時4個月、舉牌十余次攻占中央商場第一大股東位置,作為操盤手卻很少接受媒體采訪。
祝的名字隨著其際遇不斷變更:年幼時父母望子成龍許以“才”,不惑后事業有成已為“材”,知天命轉變志向取義“財”,他似乎在用改變名字這種獨特的方式,向世人明志。
但命運終歸難測,在以“才”獲“財”之后,他走上了一條迷途,至今未歸。
“屠夫”的擴張游戲
錢鐘書
1996年,國內肉食品行業“老三國”雙匯春都
▲雨潤生產的低溫肉食品。
雙匯也迅速轉戰低溫肉食品市場,當時體量尚小、偏居華東的雨潤想要繼續在該市場保持領先,自然是困難重重。
祝義才帶著雨潤走上了資本運作之路,其體量在短短二十年間呈現出成百上千級的增長。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祝義才帶著雨潤逐漸從加工向上游屠宰進軍。從此,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屠夫,也成為受人質疑的“國企屠夫”以及“國企救助者”。
1996年,總資產5000萬元的雨潤以零對價并購了總資產7000萬元的國企南京罐頭廠,創下江蘇首起民企并購國企案例,曾被調查是否涉嫌國有資產流失,但最終以成功收購終結。
此后,雨潤低成本擴張的資本游戲越做越大,到2001年時已經以極低的成本并購國企13家。1999年,雨潤對安徽阜陽
▲雨潤集團創始人祝義財。
面對工作小組提出的“國有企業仍有賬面資產”,祝義才提出:雨潤收購的國企“破爛不堪,不能創造利潤”,賬面資產雖有工人、設備,但實際上是需要財政補貼才能維持的負資產,雖然雨潤在并購中未付出代價,但需要投入資金改建投產,最后不但減少了財政支出,還能上繳利稅,相當于“救活了國企”。
祝義才就像一位“良醫”,不但將國企的脈門摸透,還給出了療法。最終,他說服了中央調查小組,這一調查的結論也影響到了當時的國企改革,轟動一時。

如今回溯歷史可以看到,祝義才并購的眾多家國企為雨潤帶來生產用地、廠房與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同時,還貢獻了2001年34億元銷售額中的20億元。雨潤食品一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低溫肉食品集團,與雙匯、金鑼
▲祝義才與雨潤的發展史。
2002年起,祝義才還將資本運作帶到股票市場,分別在2003年、2004年拿下東成控股(0735.HK)和南京中商
2008年4月,雨潤這棵大樹已成參天大樹,祝義才順勢改名為“祝義材”。
千億集團自救無門
2017年8月24日,雨潤集團連續第二年落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榜單。僅一天后,雨潤食品公告的58.02億港元年度中期營收,創下十年來新低;同時,凈利潤虧損5.52億港元,也是其自2015年以來連續兩年半、第5次報虧。
▲雨潤食品近年來營收逐漸下滑。
雨潤食品的危機,還要從國內肉食品的“三國演義”說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肉食品行業“老三國”末期,當高溫肉制品市場飽和后,“老三國”中的春都、鄭榮向醫藥、商業等領域做多元化發展,最終丟掉主業而被雨潤、金鑼所取代。
根據《商情》統計,2012年雙匯、雨潤分別占據國內低溫肉食品市場的29.26%、16.58%,遠遠甩開其他競爭者。祝義才為雨潤指定的跨行業多元化戰略從2001年成立雨潤地產就已開始,至今已形成食品、地產、商業、物流、建筑、金融、旅游等7大產業集團。
雨潤集團原先的主業食品地位逐漸被弱化,2012年時甚至發生了 “大股東(雨潤集團)挪用上市公司(雨潤食品)30億港元左右的現金”,最終導致祝義材辭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等集團重要職務。
就在祝義材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祝義財”、寓示只取義財的2015年前后,中央紀委派出工作小組進駐赴江蘇,調查雨潤涉嫌“貪腐案”及旗下地產項目違規。3月23日,未及見證雨潤地產實現準備上市規劃的祝義財,被檢察機關執行監視居住。至于他將受到如何的進一步處理,至今未有切確消息傳出。
祝義財的被監居,很快引發了雨潤集團眾多高管離職,同時大量資產被凍結,也引發了雨潤食品市值大跌、資金鏈緊張。
從2015年10月開始,雨潤食品在多起到期需要兌付本息的債務中表現出不確定性。2016年,其總負債近100億港元,最終無法兌付的數額高達42.18億港元。2017年初,銀行、承建商、地方政府及政府相關單位紛紛起訴雨潤食品索賠。
▲雨潤食品近年來總負債情況。
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失去“良醫”祝義財掌控的雨潤食品一直在嘗試自救或引入投資。雨潤食品已采取出售旗下資產套現、裁減員工等措施自救,其中包括2016年3月以1266.8萬港元出售一家冷鮮肉及冷凍肉分部全資附屬公司的全部權益,但這些措施在巨大的債務窟窿面前僅僅是杯水車薪。
當年雨潤通過并購“救活”國企,近幾年雨潤一直在尋找“白衣騎士”。
2014年以來,碧桂園融創
2015年9月,孫宏斌
至今,雨潤集團的官網上都還掛著 “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一位券商人士分析,目前的雨潤集團,中央商場相對被看好,雨潤食品和雨潤地產雖然業績不好,但他們背后的土地、房產、設備等資產豐厚,“只是因為祝不能履行但也不能放棄控制權,資產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價值,在消耗和浪費著。”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