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編在網上收錄到的有關“327國債期貨事件總結 誰知道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是怎么回事”的主要內容,里面將有關“327國債期貨事件總結 誰知道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是怎么回事”的內容拆分成了幾小段,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誰知道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是怎么回事?
“327事件”始末
“327”是一個國債期貨合約代號,由于保值貼息的不確定性,產品在期貨市場具有投機價值。
1995年初,時任萬國證券總經理的管金生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應維持在8%的水平,據此計算將以132元的價格兌付。當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的時候,萬國證券聯合遼寧國發集團大舉做空。
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空頭判斷徹底錯誤,萬國證券為此將巨虧60億元。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管金生在當日收盤前8分鐘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導致當日開盤的多方全部爆倉。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出現約40億元的虧損。

當日晚,上證所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異常、無效的,“327”產品兌付價由會員協議確定。這使萬國證券的尾盤操作收獲瞬間化為泡影。萬國虧損56億元,瀕臨破產。
同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于暫停全國范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
327什么意思?
“327”是一個國債的產品,兌付辦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貼息。由于保值貼息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該產品在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投機價值,成為了當年最為熱門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發的327案,也成為了所謂中國證券史上的“巴林事件”,英國金融時報則將1995年2月23日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釋:327是國債代號,并不是案發當日,出事的那天是1995年的2月23日)
以上就是有關“327國債期貨事件總結 誰知道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是怎么回事”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本文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或者您也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欄目,還有更多精彩干貨供你學習和參考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